文物-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带来的启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物-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带来的启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带来的启示
迄今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日本信托基金项目——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8年时间,中日两国文物保护专家冒着严寒和酷暑,自己拎着鞋,淌过布满高低不平卵砾石的河,奔波在沙漠戈壁的边缘。
——8年时间,中国文物保护专家惊讶地发现,只有十分之一的资金用在了修复工程上,其余十分之九的资金均用在了对库木吐喇千佛洞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上,由此人们手里拿到了最详尽的第一手水文、气候、航空摄影、岩体锚杆抗拔力试验
——8年时间,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让中国的文物专家学到了更多文物保护的新理念——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许多地方所做的是:看到破损后,还没搞清病因时就开始了“认真地”修复。最终的结果是越修越坏,甚至是好心干了坏事。
库木吐喇千佛洞的昨天
维吾尔语“库木吐喇”,汉语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它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确尔塔格山南麓,渭干河东岸。库木吐喇千佛洞是龟兹佛教石窟中规模仅次于克孜尔石窟的佛教寺院遗址,开凿于公元5世纪,延续了600余年,最早的洞窟具有1500年的历史。现有编号洞窟114个,壁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因其多元文化现象在世界佛教文化遗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木吐喇千佛洞包括玉其吐尔、夏克吐尔等在内的众多遗址群,据王炳华考证,玉其吐尔和夏克吐尔遗址就是《新唐书·地理志》中所称的柘厥关。而夏克吐尔寺
库木吐喇千佛洞的今天
库木吐喇千佛洞现存有114个洞窟,按其功能可分为礼拜窟、僧房窟、讲堂窟和罗汉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由于多年无人管理,加上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如今的库木吐喇千佛洞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灿烂,成为急需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
1998年,中日双方就进行丝绸之路现存古代文化遗产保护达成了协议。1999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组到库木吐喇千佛洞现场首次进行了调查。2000年4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物局和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对库木吐喇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计划利用日本政府的无偿援助资金125万美元,对该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2001年9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中日专家多次进行考察、论证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制订了《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维修工程计划》和《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维修第一期工程计划》。根据实施计划,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完成了前期调查、收集资料等工作。2003年进行了修复方案前期勘察设计、总体规划的前期调查、小气候气象站建设、洞窟档案记录等工作,同时还完成了库木吐喇千佛洞区域各种比例的测绘、近景摄影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等前期工作。2004年开始,进行了一
截至2004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的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维修工程第一期工程计划中的项目全部顺利完成,并且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新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库木吐喇千佛洞修复保护第二期工程实施项目、预算及计划等。2006年5月,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维修二期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二期工程于2008年5月通过了中日联合专家组的现场验收。2009年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北京主办了项目成果报告会,从多角度对项目成果进行了探讨。
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的有效管理下,在中日专家以及各个设计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不辞辛劳的努力下,历时8年的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项目完成了洞窟档案记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航空摄影、近景摄影测绘、地形图测绘、气象站建设、《库木吐喇千佛洞文物保护规划》、《库木吐喇千佛洞修复方案设计》、岩体锚杆抗拔力试验、岩层加固试验、五连洞支撑基础和锚杆加固、79窟保护棚及岩体加固、新1和新2窟的岩体加固等若干项目,取得了令各方都满意的丰硕成果。
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项目的理念收获
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新疆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吾布里·买买提艾力感慨地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为遗产保护争取了宝贵的资金,关键是让我们在合作中从思想观念上对文物遗产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过去总是这样在做文物遗产保护:看到破损的文物遗产时,还没有理清病因,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大量的修复工作。这就好像一位医生,看病
回顾库木吐喇千佛洞八年来的保护项目,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基础资料的收集上。专家们建立了气象站,对这里的气候进行了八年的跟踪分析,从中找到自然影响的规律。他们详细调查了这里的水文资料,掌握了水文对遗址影响力的大小。他们还借助航空摄影,对库木吐喇千佛洞方圆地质、地理情况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千万别小看这些基础性工作,正是有了它们,我们在编写库木吐喇千佛洞‘申遗’报告时,才会感到很有信心。这正是我们过去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以往常常认为这些工作没有实际意义,不能直接给文物带来保护。而这正是我们在理念上获得的最大收益。”吾布里·买买提艾力这样说道。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如何通过国际间的合作,让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为我所用,让更多的文化遗产获得更先进的保护,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而此次的合作,无疑开了个好头。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093/fonews_{6E1FEBAD-20B5-4450-9F69-E5B57C459F2B}.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带来的启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带来的启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