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欧美的“禅宗热”是如何兴起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欧美的“禅宗热”是如何兴起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欧美的“禅宗热”是如何兴起的
传说,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达摩西来,一苇渡江,禅的真谛便从印度传到了中国;而六祖惠能一首传遍天下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把这印度的土产变成了中国的土产;过了不久,唐朝僧人义空东渡日本,把这中国型的禅宗传给了东邻;二三百年后,荣西禅师从南宋学了临济宗黄龙派的秘义,又在日本开了八九百年的禅风。上世纪末,一个日本青年铃木大拙乘坐海轮,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传去了日本式的禅学,自那以后,他用英文写了不少弘扬禅宗的著作,使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白皮肤的欧美人对这种东方的智慧入了迷;而八十年代,禅宗又出口转内销而使不少中国人对这原产中国的神秘宗教发生了兴趣。
1893年世界宗教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铃木大拙陪同释宗演前往芝加哥,并为释宗演翻译演说稿。在这次会上,他结识了当时美国著名的学者保罗·卡洛斯(Paul Carus)。两年后,铃木大拙将保罗·卡洛斯的名著《佛陀的福音》(The Gospel of Buddha)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铃木大拙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与对英文的娴熟把握,使保罗·卡洛斯对这位青年人肃然起敬,便邀请他到美国为他所创办的敞院出版社(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编辑佛学书籍。在释宗演的劝说下,铃木大拙乘坐轮船,于1897年2月16日离开横滨,经过12个昼夜的航行,到达美国。于是,他在美国一住便是十几年,开始了他不懈地向西方宣传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的生涯。
铃木大拙是东西方均为人所熟知的近代禅学大师。1870年他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1887年时曾与西田几多郎同在一中学学习。1891年赴东京,入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同年初,入圆觉寺令北拱川之门,热衷于参禅。次年,令北拱川去世,转而师事释宗演,继续参禅。其间曾受西田几多郎劝说而入东京帝国大学。1893年,美国芝加哥召开“世界宗教大会”,铃木随师赴美,担任英译。1897年应邀去美从事汉文典籍如《老子道德经
铃木大拙在禅学上的一大贡献是给后世留下了整整31卷的《铃木大拙全集》和12卷的《铃木大拙禅选集》。其中主要著作有《禅学入门》、《禅与念佛心理学的基础》、《神秘主义和禅》、《禅和日本文化》、《禅与生活》、《禅学随笔》、《禅问答和悟》,《禅佛教论集》、《禅思想史研究》、《禅与精神分析》等等。铃木晚年住镰仓,创设松冈文库,专事禅书、经典的英译工作。他的禅学著作
由于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佛教在美国的发展中断,本世纪50年代起,美国公众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佛教。铃木大拙从1950年至195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禅学,推动了美国禅学的发展。禅宗中心在美国不断涌现,目前日本系统的禅宗中心有好几十个,它们出版各种期刊,开展东方文化研究,从事禅法训练,同时经营农场。主要的禅宗中心设在罗彻斯特、纽约、洛杉矾、旧金山等地。
中国佛教禅宗过去主要在散居海外的华侨以及华侨僧侣中传播,数十年来也逐渐传至欧美。出生于黑龙江汉城的宣化禅师于50年代由香港赴美传授禅法,在旧金山创建“中美佛教总会”。所建道场有万佛城、金山禅寺、金轮寺等多处。
禅宗在美国的传播,渗透到哲学、文艺、音乐、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各个领域,美国学者亚米斯的《禅与美国思想》、杜姆林的《现代世界佛教》、卡普洛的《禅门三柱》、弗洛姆的《心理分析与佛教禅宗》、格雷厄姆的《天主教禅》等著作都是这些方面的反映。
在欧洲,佛教徒的数目在稳步地增长,虽然上座部佛教传统在那里占有统治地位,但是禅宗在50年代已经流行。许多著名大学都有研究禅宗的机构或团体,而且在逐年增多;用欧洲各种文字出版的阐述禅宗思想的著作也日益增多,还定期编译出版了禅宗典籍目录。大批禅宗信徒不断前往国外禅宗寺院朝拜和修习禅定。由于信徒人数剧增,在欧洲相继出现了很多禅寺、禅堂、禅宗学校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094/fonews_{720555D2-9BF5-4E82-BCA6-0D326F8CAA62}.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宗-欧美的“禅宗热”是如何兴起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欧美的“禅宗热”是如何兴起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