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7 13: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深圳佛教新闻网讯:由慈济大学安排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青年佛学研究论坛”,于8月2日在花莲慈济大学教育传播学院13楼学术会议厅,展开为期两天、五场的学术研究专题论坛,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佛学硕、博士研究生及学者、教授,与慈济静思精舍的法师,总共约七十人参与论坛,共同为现代佛学理论与实践,发表研究论述,为弘扬佛法精进。

首场论坛研讨 人间佛教的实践开幕式由慈济大学赖沧海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哲学院副院长张风雷教授、许木柱院长、何日生教授代表致词,欢迎学者们参与论坛学术探讨。张风雷教授感谢主办单位给予青年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第一场论坛的主题为“佛教的现代意义:人间佛教的实践”,主持人由慈济大学人类发展学系许木柱院长担任。首先由慈济大学郑凯文同学发表《慈悲济世:佛教社会福利事业之思想与实践─以中国中古佛教组织与现代台湾佛教慈济为例》;香港浸信会大学黄平同学发表《慈济香港分会人间佛教的实践》;美国佛罗里大学Daniel Tuzzeo发表《Dharma Drum Mountain: Revitalizing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with traditional Chan practice》(法鼓山:以传统禅宗之实践复兴现代中国佛教)。

学生深入佛教义理 教授期勉再接再厉

香港浸信会大学博士生黄平提出:建立全球性的社会运动中谈环保主义动能——以香港慈济分会环保志业为例,过去香港政府对环保组织有所排斥,随着世界性环保意识抬头,慈济环保志业在台湾各环保站的成立已是有规模的组织,香港慈济环保志工仍需透过许多相关议题活动推动。

其一:为什么台湾慈济会以环保推测人间佛教的必然发展,在为众生与净土概念中提出见解;其二:慈济自身的发展及对全球环保的影响。黄平提出四点观察:一、证严法师个人魅力的感召;二、累积功德的考虑;三、当地政府的态度;四、中下阶层的动员,以入世的活动推行人间佛教的体现。

研究生把握十五分钟时间,抓住论文重点,侃侃而谈。评论人慈济大学林建德教授,针对研究生发表论点,直接重点切入主题,给予建言,“比较希望看到文章研究张力,义理要出来。慈善引入佛门,并不是只修福,而是要学佛的慈悲与智慧。可深入辩证,再多加深入研究。”研究生频频点头,虚心受教。

第二场论坛的主题为“从太虚到印顺:人间佛教的历史与理论”,由静思精舍德傅法师主持;第三场论坛的主题为“汉唐宋代的佛教与佛学:教理的视角”,由慈大宗研所所长林安梧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白冰、郑庆田;台湾清华大学的简凯廷;新加坡大学的张静

佛教网易新闻

同学就自己的专业研究学术来发表,同学们以简而有力的论点提出各古代高僧大德精神与义理。

最后评论人慈济大学陈启文教授鼓励学子再接再厉,撰述是件艰巨的工程,所有的商议都只是为了让此一工程更为精密严谨和缜密,而不是否定或破坏与扬弃作者辛勤的笔耕与撰述之价值。

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结束第一天的论坛,学员进行心得分享。

中国大陆师生参访 听闻化为真实感动

几位陪着学生前来参加的教授一路参访慈济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各志业点,来自广州中山大学的龚俊教授分享,来台湾很多次,也参加过一些青年佛教论坛,这次比较特殊的是,有世界七个国家的学生来参加,把不同地区,不同语言聚集在一起,让年轻学者可以透过活动交流,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学术分享。

透过参访过程,也能更了解慈济在做什么,

甘谷县佛教协会最近新闻

多年研究两岸佛学经验,台湾佛教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特别是慈济人间佛教推展,以前学生可能透过报纸新闻媒体认识慈济,但这次亲身体验,让他们有更不同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德惟善法师表示,很高兴来到这里参

新闻联播说佛教

学,参访善知识,学习佛法,还有慈济人文精神。对于人间佛教佛法生活化,惟善法师觉得人间佛教是大乘佛教。佛教和百姓是息息相关,有如船和水,都离不开彼此。无论是任何阶级的人都一起来参与做环保,是一个方向,我们应该随着这方向发展。人间佛教是很神圣庄严德,而非流于世俗。

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分享,青年佛教论坛很好,很难得慈济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来举办这次活动,能让海内外青年佛教学者聚在一起、互相切磋,非常有意义。整个活动非常用心,志工也一同投入,令人感动,希望未来像这样的论坛继续办下去,可以长长远远,对佛学研究及慈济文化推动有更好的未来。后现代佛学方面,慈济是做得非常领先,可将论坛议题分为环保、教育……都有很好的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教授分享,自己一直比较支持青年佛教论坛活动,因为可以让更多青年学子加入。老师在课堂上教学,但学生没有实物参照,而透过这样机会,不但改变学生,也改变了老师的想法。何建明教授表示,以前只是知识教育,而这次青年佛教论坛却是人性的教育,人性需要感动,知识不一定需要,感动就有智慧,用慈济的精神,做就对了。我们看到慈济所做的,不但可以感动人心,还能亲身去体验,这是最重要的。人间佛教化,不是把所有人变成佛教徒,而是把佛教精神运用到社会实践,将世间变成一个人间净土,这就是佛教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风雷分享,世间有很多有爱心的人,但不是都能像慈济这样。这几天有很多的感动,除了感动更要思考,研究慈济的精神,要把这经验与模式在世界各地推广,发挥这样的大爱。

期许

哈佛教授批美新闻

透过学术研讨与实践,广大学者、青年学子们皆能佛法生活化,落实大爱于每个角落,成为提灯照路的人间菩萨,并体悟诸佛皆出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的真理。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098/fonews_{82C6D0D0-15C5-4250-B575-6B9504E6461D}.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花莲举办青年佛学论坛 为学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15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