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召开 畅谈发展共谋合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召开 畅谈发展共谋合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召开 畅谈发展共谋合作
深圳佛教网讯:今天,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在浙江奉化雪窦山正式开幕,来自中国五大佛教道场寺院高僧大德代表
据了解,在佛教的全堂佛像图中,供奉的主要是三大佛五大菩萨。三大佛即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光世界教主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五大菩萨即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慈弥勒菩萨。中国有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安徽九华山。相传雪窦山是弥勒菩萨的应化道场。
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年香火不断,万方信众不绝,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改革开放三十年,五大佛教名山从本地实际出发,重视旅游事业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风格和发展模式。
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住持雪窦山的雪窦寺时,曾提议将雪窦山定为弥勒山,列为继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之外的五大佛山,但一直未能如愿。已故的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也非常赞同把雪窦山建成五大佛山,并极力促成此事。为了发掘弥勒文化资源,弘扬弥勒精神,浙江省奉化市先后于2000年6月和2007年12月两次组织召开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
中共奉化市委副书记陈志昂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从布袋和尚故事、弥勒道场形成到现在弥勒文化节的演变过程,表示弥勒信仰是奉化佛教信仰的一大特色。“佛教名山的形成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是众多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掘佛教名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保护和开发它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陈志昂表示,举办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旨在通过专家学者、业界精英们的独特视角和独到见解,全面分析当前佛教名山的发展形势,更好地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进行定位、分析、策划和开发,有利于佛教名山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积极探索佛教名山管理策略。
嵩山少林寺释延阔发言时表示,山因佛光而扬名,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的指导思想是“以寺兴文(化)”,即以寺院历史沉淀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振兴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复苏,从而带动经济社会之繁荣昌盛。在寺院管理方面,少林寺严格遵循“僧俗二众分开”的原则,即寺院内部事务,完全由僧人自行解决,这样即保持了僧团的清净和合,又有助于僧人的修学一体,不受外界的干扰。
释延阔说:“少林寺在家师永信大和尚的带领下,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初步形成具有少林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进
为了加强中国佛教名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论坛专家学者一致提出需建立佛教名山建设与管理合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0910/fonews_{BD6E1B7D-770F-4173-B872-D301554CE45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召开 畅谈发展共谋合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中国佛教名山高峰论坛召开 畅谈发展共谋合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