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甘肃炳灵寺大佛顶髻内藏佛经 前额深嵌宝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经-甘肃炳灵寺大佛顶髻内藏佛经 前额深嵌宝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甘肃炳灵寺大佛顶髻内藏佛经 前额深嵌宝石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了解到,拥有千年历史的炳灵寺第171龛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在唐代大佛的顶髻内发现了一部明代佛经。同时,在大佛的前额发现一块罕见的蛋形水晶宝石。
炳灵寺大佛顶部现明代佛经
“这一次对大佛进行的大规模修复是为了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段
记者了解到,此次针对大佛的修复工程是2011年6月开始实施的,由于第171龛高约30米,大佛高达27米,所以一直以来文保工作者很难近距离地看到大佛的顶部。“在此次的保护维修过程中,我们是借助脚手架到达佛像顶部的时候发现的这处珍藏。”石劲松介绍到,在大规模的修复过程中,文保工作者发现在大佛顶髻上的泥塑严宝以白色麻布紧紧包裹,在进一步地发掘中文保人员在尖顶处的一个破损洞口内发现了一部卷成筒状用黄布缠裹的佛经。经查看,佛经顶端遭战火焚烧,但是从火烧后断面上显现的零星藏文字母判断这部佛经为藏文经典,但遗憾的是经卷固定在了严宝内没有办法取出,所以佛经上的内容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在维修过程中,文保工作者还在脱落下来的明代后加的小螺髻下,发现了几粒已经碳化了的麦粒和几节残香,从麦粒的外形及大小来看,应为当地生产的夏小麦。
经过文物专家的初步鉴定,发现炳灵寺大佛顶髻上严宝内的藏经为严格依照经典仪轨所装的法舍利藏。而在大佛螺髻下面发现的麦粒与残香应该是五香和五谷宝藏中的残余物。此外,根据大佛右颊耳根处发现的彩绘断层以及大佛的泥质螺髻,文保工作者看到了明显的明代重修混迹。
大佛前额发现罕见蛋
“这次维修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那颗半包裹状镶嵌着的透明无色、呈玻璃光泽、不规则的蛋形水晶宝石了。”石劲松说,经过专业红外光谱测定和实验室取样分析鉴定估值,目前已经证实该水晶为石英族矿石中的透明水晶,水晶横宽7.22厘米,体高8.85厘米。水晶表面未经打磨,呈现天然的刻面,体内矿物包裹体较少
石劲松表示,这也是炳灵寺众多佛像中,发现的最大的一块宝石,且因其镶嵌部位在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在当时应该是最为尊贵的象征。关于宝石的具体价值,还有待文物专家进一步考证。
炳灵寺唐代大佛位于炳灵寺第171佛龛内,建于盛唐、中唐时期,明代重
据了解,本次保护维修大佛工程为甘肃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之一。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2/fonews_{5D5E11B9-EFFF-4FC8-B32C-90394CBB238E}.html
以上是关于佛经-甘肃炳灵寺大佛顶髻内藏佛经 前额深嵌宝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经-甘肃炳灵寺大佛顶髻内藏佛经 前额深嵌宝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