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独家对话王雷泉: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独家对话王雷泉: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独家对话王雷泉: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
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雷泉
编者按:针对近期发生电视媒体高调戏谑佛教的事件,凤凰网华人佛教《问道》栏目组录制了特别节目,邀请佛教界、学术界、文艺界、法律界的相关人士以及北大、人大的在校大学生,在北京中轻大厦凤凰网演播室进行了坦诚的交流。节目录制期间,主持人现场连线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雷泉先生,请王教授就此话题发表意见。以下是王雷泉教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谈到的几个观点。其他嘉宾的观点详见即将上线的《问道》最新特辑,敬请关注。
一、本来不知道龚琳娜,现在通过电视和网络的持续发酵,即使没有佛教界人士起来抗争,也会红透半边天。这是大环境使然
二、 以佛门人物作为戏谑调侃对象,在中国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佛教衰弱的元明清时代,三言二拍一类小说,甚至像《西游记》、
三、 进入20世纪,中国佛教走上了人间佛教的现代化转型,特别是在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在1988年到1989年间发生了“思凡事件”。当时正是台湾佛教处于由弱转强的阶段,当然也仰仗昭慧法师等人的挺身护法。在明贤法师的文章发表之后,重庆的道坚法师跟帖:“这是台湾思凡事件在大陆的重现。”当然,两岸佛教都承袭着上述历史的共业,但两岸佛教有各自的别业,时隔20多年的这两个事件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
四、 今年《法音》第一期发表了我的《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在我看来,昭慧法师记叙20多年前台湾佛教护法组的文章,对于目前的大陆佛教走出围墙困境,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供我们思考:1、佛教由弱转强的主体性自觉,大陆的中青年佛教徒正面表达自己的主体性和神圣性的诉求;2、思凡事件中当即成立护法组织而不仅仅停留在个人抗争,去年年初有两个小青年恶搞佛
五、与大陆毁像拆庙、鱼肉佛教、藉佛敛财的巨凶大恶相比,文艺界消遣佛教的做法只能算小恶。但是,巨凶与小恶相互增上,构成高调行恶的共业环境,而改变共业正是通过不断地改变别业而完成。明贤法师挺身抗争,未免以上驷对下驷,有唐吉珂德式的悲壮和无奈,然亦是随缘销业、尽力而为。他写的一系列文章,是五浊恶世中的一股清流,有理有节的护法宏文。我们感佩法师的抗争,故同愿同行,共销此浊世共业。套用中纪委王书记的话来说,既要标本兼治,亦不妨从治标开始。
六、佛教冲破围墙困境,改变边缘化处境,进入主流社会,不仅要有护法的勇气,更有对社会问题发声的道义责任。台湾佛教界从思凡事件之后,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在抵制核电站和赌场等社会运动中,展现了社会批判的力量。只有改变整个社会高调行恶的大环境,才能真正维护佛教界自己的权益。在这个意义上,艺人戏谑调侃佛教这类事,也算是推动佛教界奋起的逆增上缘,所谓即烦恼而成菩提是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之中,佛教理应为中国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拥有大量受众的官方电视台播出这类戏谑佛教的节目,可以辩解说是尊重艺人的艺术自由,那么也应该尊重佛教界的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请问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辽宁卫视等官方媒体,你们可以提供舞台给艺人戏谑调侃佛教,那么是否也敢提供节目频道和时间,让佛教徒和佛教学者正面宣讲佛教的思想?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2/fonews_{395DA39A-3C8E-4DDB-A545-948D0CD949FF}.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独家对话王雷泉: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独家对话王雷泉: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