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4 08: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

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
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

  香港中文大学黎添烈教授接受佛光文化记者专访

  编者按:4月10日下午3点,“香港六大宗领座谈会”历史文献捐赠及签约仪式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香港六大宗向中大捐献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有六大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珍贵对话交流记录以供宗教学术研究所用。中大将对此批文献数码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宗教界学者。中华佛光文化网应邀对本次捐赠活动现场报道,捐赠仪式结束后,佛光文化记者对捐赠仪式记者会主讲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宗教系系主任黎添烈教授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佛光文化记者:当前宗教文献数码化在世界各地发展的进程是怎样的?能否就您了解到的情况做一个相关的介绍。

  黎志添教授: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在美国、台湾、日本、香港,也有很多宗教的学者将过去很多宗教文献、经典数码化。包括大家已经熟悉的很多佛教的经典、道教的经典。对中国传统宗教文献来说,目前文献的数码化在发展当中,而且成果越来越显而易见。

  不单是文献的数码化在进行,举一个例子——虚拟博物馆。在台湾已经出现了虚拟博物馆,在我们中文大学道教虚拟博物馆也已经在建设当中,它是以道教的经典、文献、文物、科研等等作为虚拟博物馆的内容。还有据我所了解到的目前京都大学在做清代的道德经的数码化。以上我所列举的几个地区不能涵盖所有地区,但是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佛光文化记者:面对宗教文献数码化这样一个趋势,宗教研究学者是否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黎志添教授:挑战当然是存在的,但我更觉得是一个机会,对当前宗教研究学者来说很重要。为什么说很重要呢,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摆脱对单本宗教经典的研究。过去通常是一个学者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做自己的单本的宗教经典的研究,过去的研究模式大概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凭着个人的一种资质和能力来读懂一本经、读通一本书。

  我们如今为什么要发展经典文献数码化的研究?当宗教经典文献资料越来越庞大,宗教研究学者更能从事宗教比较研究的课题,更能够从事古今中外广阔的维度的研究。宗教数码化行为不仅仅是单凭一个学者能够完成的事情,往往要通过国际合作将经典文献数码化后放入一个庞大的资源库之中,文献搜索的功能、文献比较的功能(文献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得到更多应用,所以我相信整个文献数码化的工程,

佛教出家人新闻

会给宗教研究带来新的成果,目前我们也正在从事这样一个工程。

  佛光文化记者

佛教在线新闻网

:据当前了解到的情况,“香港六大宗领袖座谈会”捐赠大学珍贵文献这样的一种捐赠行动,不仅在香港乃至整个中国是比较前瞻性的,这样的活动对教界和学界的合作是否是新的契机和机遇?

  黎志添教授:对,我觉得是。今天的捐赠活动带来了合作契机。宗教研究学术界与宗教团体相互合作是最好的事情。因为如果宗教团体不捐赠这些文献,我们学界也不能到宗教团体里面去进行研究。但是这种合作也是他们(教界)对我们(学界)给予很大的信任,觉得我们有能力做到最好的宗教研究的成果,所以我觉得对未来的宗教学术研究来说,学术界和宗教界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佛光文化记者:中大自2003年以来就开展有“和而不同——宗族宗教共处之道教育计划”,我想了解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来开展这样的带有宗教意义的教育计划,对培养学生伦理观、生命观、宗教观以及价值观上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黎志添教授:我们“和而不同”的教育计划里面是包括有很多不同的主题的,比如生命教育、社会关怀、公益、慈爱等等。分为两个层面来讲对学生的帮助,一个层面是我们市内(香港市)所有的本科生都可以接触到宗教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本科生进入到中学里面,跟中学生表达宗教与生命之间的关怀。我们的本科生会带中学生到不同的宗教场所去了解宗教怎样去发挥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这对我们就读宗教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很好的机会。

  另外一个层面是我们的中学生通过跟随本科生去宗教场所分享,体验到宗教是怎么一回事。也给了中学生到不同宗教场所了解的机会。所以不管是我们本科生还是对我们的中学生,我们都不光光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讲授,因为可能是语言太深奥或者是层次太高不太容易被理解和感受,但是通过本科生直接跟中学生的交流,能够发挥生命影响生命的效果。

  佛光文化记者:外媒屡屡说中国人缺乏信仰,也有论调说中国人不缺乏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只是很少有宗教信仰。我们怎样去理解“信仰”这个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有何差异性?

  黎志添教授:信仰就是你心中有一个对象、有一个思想,你衷心投入到这个思想中。但是宗教信仰它的核心就是它有它特定的神明的信仰、有信仰的群体、它对生命的关怀、对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的关怀,自度也要度人,就是不光为自己,也要为别人做一些事情。所以宗教信仰、宗教关怀就是不仅要度己,也要度他。自度和度他是联系在一起的事情,这也是宗教最核心的一个部分。这也是宗教信仰和其他信仰不一样的部分。

  佛光文化记者:每一种宗教都有各自的宗教语言、思维模式,那么在长期的宗教对话过程中是否可能会出现一些宗教传统受到影响发生一些改变?

  黎志添教授:宗教对话的目标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这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宗教对话的目标是为了改变别人,这就注定会是失败的。通过对话来了解自身还有什么可以学习,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什么东西,才是宗教对话的目标。你要影响对方让他明白你最好的东西,对方能够听取学习,而不是你叫他转变什么不好的地方。所以宗教对话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跟人家分享,人家

佛教在线新闻

能够听能够学,这是宗教对话最重要的

佛教新闻每日一报

目标。

  佛光文化记者:感谢您接受采访。

  (采访整理:佛光文记者 清尘)

  相关阅读:

  香港中文大学获六宗教捐赠文献 学界共享资源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4/fonews_{47E8B88B-AEEB-46CF-AA5D-F957D1C368DB}.html

以上是关于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港中文-香港中文大学黎志添教授谈宗教文献数码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03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