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3 20: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佛教经典中的梦(图片来源:资料图)

  5月26日,人民政协网发表王孺童文章: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作者系:全国青联宗教界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中国梦

佛教新闻最新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给全国人民作出的重要论断。因为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人生梦想,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那么,作为人民群众一部分的佛教界人士,更应该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来。

  “梦”是一个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既是人们对美好愿景的心意反应,又是对未来事物的前期预见。当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没成佛前,于过去世为善慧比丘时,就曾在深山里作了五种奇特之梦,即:梦卧大海、梦枕须弥、梦海中一切众生入我身内、梦手执日、梦手执月。由于他自己不解梦中所示,于是便请普光如来为其解梦,从而得知这“五奇特梦”是他未来成佛的吉祥征兆。成佛可以说是每一位佛教徒的最大梦想,通过对“五奇特梦”之研读,发现“成佛梦”与“中国梦”在内涵上是完全契合的。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人民提出的伟大构想,而一个坚强务实的领导集体则是实现“中国梦”重要保证。早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后,习近平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佛教教义来说,必须自己先解脱成就,才能进而帮助广大众生出离苦海。普光如来对前两个“奇特梦”的解说为:“梦卧大海者,汝身实时在于生死大海之中。梦枕须弥者,出于生死得般涅槃相。”这种先“自度”才能“度他”的道理,就是佛教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根本方向,中国精神就是根本思想,中国力量就是根本保障,只有这三个方面全都具备,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而普光如来对后三个“奇特梦”的解说为:“梦太海中一切众生入身内者,当于生死大海为诸众生作归依处。梦手执日者,智能光明,普照法界。梦手执月者,以方便智入于生死,以清凉法化导众生,令离恼热。”佛陀要以度化众生为其根本宗旨,要从精神与肉体上使众生彻底获得解脱,这正是佛教道路、佛教精神、佛教力量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播放佛教音乐被处分 新闻

”中国佛教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历来坚定不移地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梦想。“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这种“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与佛教“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佛教自传入中国

今日佛教新闻最新

已经两千多年了,一直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佛教应该以崭新的面貌,积极发挥正能量,将自身的“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努力践行大乘菩萨道精神,最终成就和谐世界、人间净土。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王孺童:浅谈佛教经典中的“梦”

佛教义理归纳:

“梦”是一个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概念,虽然大多如《金刚经》中偈颂说的那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像多少是取梦虚幻不实,来批判人们对世界之妄想执着。但梦又是人们意识对外境之反应,并非凭空而有。依唯识学的一种解释,就是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收集外界信息,然后通过意识、末那识,最终传入阿赖耶识。当人在睡觉的时候,前五根处于休息状态,但后三识仍然可以活动工作,而梦境也就由此产生了。所以,在佛教中,梦还可以成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心意反应,对未来事物的前期预见。

  当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佛陀出生之前,于一天夜里就梦见一头白象,从其右肋进入她的腹中,从而怀孕生下了佛陀。而根据经典记载,佛于过去世为善慧仙人时,也曾在深山里做了五种奇特之梦,即:梦卧大海、梦枕须弥、梦海中一切众生入其身内、梦手执日、梦手执月。当时,由于他自己不解梦中所示,于是便请普光如来为其解梦。普光如来说:“此梦因缘,是汝将来成佛之相。”从而得知这“五奇特梦”是他未来成佛的吉祥征兆。成佛可以说是每一位佛教徒的最大梦想。

  从佛教教义来说,必须自己先解脱成就,才能进而帮助广大众生出离苦海。普光如来对前两个“奇特梦”的解说为:“梦卧大海者,汝身实时在于生死大海之中。梦枕须弥者,出于生死得般涅槃相。”这种先“自度”才能“度他”的道理,就是佛教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大乘佛教的精神价值,就在于个人之解脱,是与众生之解脱,相即不二

湖北省大冶市佛教新闻

的。这种自觉觉他的行业,就是菩萨道。普光如来对后三个“奇特梦”的解说为:“梦海中一切众生入身内者,当于生死大海为诸众生作皈依处。梦手执日者,智能光明,普照法界。梦手执月者,以方便智入于生死,以清凉法化导众生,令离恼热。”也就是说,佛陀要以度化众生为其根本宗旨,要从精神与肉体上使众生彻底获得解脱,这正是佛教道路、佛教精神、佛教力量的体现。

  佛教自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一直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佛教应该以崭新的面貌,积极发挥正能量,将自身的“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努力践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乘菩萨道精神,最终成就和谐世界、人间净土。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5/fonews_{86DAC577-B4FC-464B-8842-F37EF682FEB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践行菩萨道,将“成佛梦”自觉融入“中国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01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