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农历八月三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农历八月三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农历八月三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
2013年9月7日,农历八月三日,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
南华寺慧能大师真身
慧能(638~713年),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依靠卖柴养母。一日卖柴,闻客读《金刚经》,有所感悟,遂往黄梅东山,弘忍大师默而识之,后传衣法。慧能得法之后,隐居猎人队中一十五载。
高宗仪凤元年正月八日,至南海法性寺,暮夜风飏刹幡,二僧对论,一曰幡动,一曰风动,往复酬答,慧能进曰:“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印宗明日邀祖入室,征询风幡之义,慧能具以理告。印宗问道:“行者定非常人,师为是谁?”慧能更无所隐,直叙得法因由。印宗遂执弟子之礼,请授禅要,告四众曰:“印宗具足凡夫,今遇肉身菩萨。”因请出示所传信衣,悉令大众瞻礼。至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其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满分戒,戒坛为刘宋求那跋陀三藏所置,三藏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梁真谛三藏于坛侧手植二菩提树,谓众人曰:“却后一百二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度无量众。”慧能受具足戒之后,就在此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慧能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自心既不可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因此,并非只有静坐敛心才算是禅,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为皆可体会禅之境界。大师又云:“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人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慧能为中国禅宗之长足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对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有极大影响。玄宗先天元年,慧能命门人于寺内建报恩塔,翌年八月三日示寂,世寿七十有六,肉身不坏,迄今仍存,归停曹溪。宪宗谥号“大鉴禅师”,北宋太宗加谥“真宗禅师”,仁宗谥号“普觉禅师”,神宗谥号“圆明禅师”。
慧能大师门下弟子很多,《景德传灯录》及《传法正宗记》皆载有嗣法四十三人,《坛经》说有门人十人,《祖堂集》则列举八人。其中最著名者,计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得法后都各成一家,又以青原、南岳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后衍为临济、沩仰二派,青原下数传后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形成禅宗五派法流,称“一花开五叶”。后来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至欧美,而在中国、日本则以临济、曹洞两宗最盛。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
六祖坛经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六祖惠能的生平经历;第二部分介绍了六祖惠能的弘法历程,体现他的思想;第三部分是他跟弟子的对话以及最后跟弟子们的交待。
《六祖坛经》已经一千多年了,版本非常多,民间统计有几十种版本,归纳起来有四种版本。
第一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最古老的
第二个版本是慧昕本的《六祖坛经》,这个版本大概是唐代末到宋代初编成的,这个人还就为什么要编这本书进行说明,看到古老版本的坛经看不懂,有一些错漏等等的,所以想办法编一个规范的《六祖坛经》。这个在日本兴圣寺发现的所以又叫兴圣寺本,在日本其他寺庙也发现了
第三个版本是契嵩本,是宋代的一个和尚契嵩编的名字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他编制时便说明本来要写一本关于坛经的书,一个官员说如果你把古本的坛经重新校好,我就出钱让你印来发行。经过几年时间他真的把几个版本的坛经找到,进行对照把错的更正过来又编了一本,这是宋代的版本。
最后一个版本是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代有一个叫宗宝的编成的,这个坛经大概两万多字,文字比较通俗比较规范。所以比较起来,敦煌本最早,但是读起来稍微困难一点,宗宝本字数比较多,两万多字,读起来比较容易,书店都有卖,而且都有注释翻译成白话文了很容易读,建议大家读读。敦煌本的《六祖坛经》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流传很广,很多国家翻译成该国文字,到目前为止英文本的有12种,还有韩文、日文、西班牙文、法文等等。
六祖认为,人的心和佛是等同的,“即心即佛”,当然这个思想也不见得是他的发明,因为一直以来佛教有这这种说法和思想,但是六祖惠能特别强调这样的东西。从历史发展来看,佛祖释迦牟尼是一个人,但慢慢发展几千年以后变成一个神了。是六祖惠能把神拉回到人到现实里头,“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因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
这样就引出六祖惠能第二个思想,怎么样成佛?六祖惠能说,“顿悟成佛”,你光有心还不行,你要悟,你有心而不悟的话还不能成佛。你翻开《六祖坛经》这样的论述很多,悟,众生是佛;不悟,佛是众生。所以关键在于你悟,而且他强调“顿悟”,不是慢慢慢慢来,而是顿悟。北宗神秀主张慢慢来的,我们称为“渐悟”,我们要区分五祖弘忍的南北两宗,南能北秀,南顿北渐,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他们两人“顿中有渐,渐中有顿”,这是因果关系、是一个过程是不能忽略。所以我们把六祖惠能的“顿悟成佛”看作是南宗禅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也把南宗禅称为“顿教”,刚才讲坛经敦煌本时南宗顿教最上乘。
这是六祖惠能的第二个思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9/fonews_{477F2EED-2E68-4470-B364-DB9179FEF353}.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宗-农历八月三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农历八月三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纪念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