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02 03:1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打开心灵的枷锁(一)

 

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
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

  文/宗性法师 香海文化推荐

  2013年10月2日中华佛光文化网发表宗性法师文章:《打开心灵的枷锁》,转载如下

  一、认识我们的心灵

  首先,要打开内心世界的枷锁,必须对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只有当认识到心灵和内心世界的真实以后,才能够找到办法去解决、去打开、去面对、去放下。可以讲,要真

佛教俗家弟子新闻

正把自心、把这个内心世界认识清楚、了解透彻了,学习佛法、实践佛法才算是落到实处。佛法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解决心灵的问题。如何把内心的世界那些肮脏的、污染的、不平等的、分别的、妄想的东西统统都放下,让这颗心宁静下来,能够如是、自在地过好生活,很好地感受生命,很好地走完这一次人生旅程,让我们这次旅行走得很踏实、安心、自在、洒脱、无拘无束、无挂碍,佛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就像那一首偈子:“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所说,就是要解决心里的不平衡,没放下的东西。禅宗有个

佛教国庆节祝福语新闻

偈子,“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纸上若能了生死,笔杆脚杆洞庭湖”,讲的是所学、所了解的佛法到最后都要回归到自心里面来,把自心改造好,使妄想停下来。外在的寻求、探索与追求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反观自心,从心地入手,功夫才最直接。禅宗讲的直指人心,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全凭心地用功夫”的那颗心,心地功夫用成熟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光是文字上的功夫是不行的,最后要在应事接物当中把握好自心的当下,这才是最实际的功夫,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概念到概念、从名言到名言是不解决问题的。所以,有的人尽管学佛多年,各方面也能讲,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茫然了。这说明佛法的文字、语言都是工具,我们要通过这个工具,直接指向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仅在文字上下功夫,将和生命的净化走的是两条路线,是不相应的,发生的作用会很小。在坐的都很年轻,大部分人有知识、有文化,但不要把此作为优势,学习佛法不存在此优势。佛法的优势是能否在内心用功夫,我认为真的要学佛,就要把以前所谓的优势统统都放下。在佛法用功夫方面,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要以文化高、知识多作为资本。有很多年轻佛教徒看不起老居士,包括有些文化的人批评佛教徒都是愚夫的行为,认为老头老太婆没有文化,水准不够档次,我经常鼓励那些老居士们,没有文化好,六祖大师是榜样,我们千百年来都受大师的法乳之恩,但一定要有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成功一半了。

  我想问问大家来柏林寺是为了什么?回答参加夏令营是没有错,但没气概,当年五祖问六祖是来干什么的?六祖回答是来做佛的。大家敢拍这个胸脯吗?我们有人去寺里找师父,有人问他干什么,他小心回答学佛,还害怕别人听见,这说明内心的力量很小,更有人说是来看看,就像去逛商场,看柜台里有什么合适的没有,这样的学习不会有用的。因此我们学佛就要有六祖那种气概,自心是佛,干吗不敢承当?要像六祖一样,从开始学佛起,就要发大心,要有高起点,有自信心。在自信心和用功夫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年龄的大小、文化的高低、身份的不同,而在于有无决心与自信心。有自信心,跑步的动力就大了,不要徘徊,不要错过修行的机会,要把目标、方向树立起来。我们要敢于承当自己的佛性与佛是平等的。但我们现在还不是佛,不要以为什么都可以不干了,否则就会走极端。在学佛的实际中,内心的力量大小和对内心认识的程度,决定了能否成功、得道。

  上次小组座谈,有个营员讲自己对佛法的了解很多,但不归依行不行?六祖作佛都敢承当,连归依都不敢,这点信心都没有,还怎么往下走。当然,有些人有具体情况,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也是勉强不得,但总的一条是:如果你的条件允许,确实对佛法生起了认识,就应该大胆地跨出这一步。社会上

五台山佛教 新闻

有一批人,对佛法很有了解而没归依,认为按佛法去作就行了,但碰到问题时,与佛教徒一比就看出距离来了,因为他们的理由是:管他呢,我又不是佛教徒;而佛教徒则会提醒自己是佛教徒,不能干不好的事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我们要认识我们的内心世界,大家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看我们的心跑向何处,恐怕有人在想明天要回去,不知火车票订好了没有。真的,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在跑,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心态就是这样,什么分别、妄想、嫉妒、人我、是非、不平等等,让我们不得自由、自在。正是由于有这些染污的东西,把我们的心给束缚住了,使我们在家庭中感觉很麻烦;在社会中觉得到处是一片黑暗;在单位里提不起精神工作,看许许多多事物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觉得眼前有很多对立的东西;总觉得眼前有那么些碍手碍脚的东西一直束缚阻挡自己;让自己好像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施展不开一样。这完全在于我们心里有种种束缚,这个枷锁把我们给套住了。套在人我、是非、妄想、分别等一切上,这一层层枷锁使我们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不能认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生活上很彷徨、很困惑、很迷茫,当面临抉择困难的时候,毫无办法,不知道路如何走,这根本在于我们的智慧没有打开,有种种束缚使我们内心的力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佛多年问题依旧,这是由于一些枷锁太长太久了,惯性很大,人的妄想、分别、习气一直干扰着我们,即使学佛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还觉得问题解决不了。有人跟我讲他天天拜佛、学佛,但佛菩萨好像不知道,其实佛菩萨天天管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就像房间点了千盏灯,瞎子进去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整天被枷锁锁住了,处在迷茫、困惑当中,那里还会知道外面的光明。佛菩萨时时刻刻在护养、照耀着我们,而我们在睡大觉、在迷惑,认识这个层面得靠自己去努力。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台电视机,

凤凰佛教最新新闻

佛菩萨好比电视台,电视台天天在在播放节目,电视机能否收到节目,关键看频率对准了没有。当我们象佛菩萨一样发愿、修行时,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的心相应,就会时时刻刻感到佛菩萨光明的照耀,我们心灵的境界就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改变现状,不能再迷茫、困惑。(续)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D61D3872-B092-4C6B-A3A7-78F9F1E03D0C}.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打开心灵的枷锁(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4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