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风论坛】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佛教慨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宗风论坛】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佛教慨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宗风论坛】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佛教慨况
弘法网讯:台湾佛教的信仰人口,2012年不完全统计约548.6万人,佔2300万人口的23.9%,不过,其信仰人数可能与道教、儒教或其他台湾民间信仰有重叠的情况。据美国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台湾有多达80%的人口信奉某种形式,掺杂有佛教信仰因素的传统台湾民间信仰或台湾宗教。因此就广义而言,在台湾佛教是最大宗教。
历史渊源: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版图上富有代表性的区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积淀十分厚重,影响非常深远。台湾佛教是随着大陆佛教徒移居台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永历15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在郑氏三代期间,修建了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等佛寺,闽粤僧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18世纪之后,观音菩萨为主神的佛教庙宇,大量兴建于泉州、漳州移民为主的台湾省。此种佛寺又以岩仔居多。至于丛林系统的佛教,则始于郑成功时期,台南竹溪寺为最早修建寺院之一。20世纪初,大量日本佛教派系来台宣教,直至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来台传教,以菩萨神化为主的曹洞宗、日莲宗、净土宗等三佛教宗派也颇有发展。二战结束后,经几十年的宣教,佛教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于台湾流行。加上经济发达、政治松绑等因素,由中国大陆传入的中国系统大乘佛教成为佛教的
近代发展演变:
50年代后,台湾佛教有较大发展。
1、重新确立中国佛教正统,消除日本佛教轻戒律的影响。2、健全各级佛教组织。3.大力发展居士佛教。4.加强佛教教育。
台湾的佛学研究:
台湾佛学基本取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寺院道场、佛学院或寺院附设的研究所为研究中心,僧人和居士是主要承担者。主要研究机构有:
①佛教学研究所。②佛教文化研究所。③中华佛学研究所。④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⑤法光文化佛教研究所。 此外还有中华学术院宗教与道德研究所、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灵山佛学院、净觉佛教研究所、华梵佛学研究所等10余所佛学研究机构。
60年代之后,佛教研究开始在台湾的大学中兴起。迄今,台湾已有5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佛学社或佛学团体,拥有会员10万余人。70年代以来,台湾佛教界学者提出改进培养佛教研究人才的方式,主张效仿欧美与日本,在大学设宗教系或课程。其代表者是圣严。圣严是台湾第一个博士法师,著有《世界佛教通史》等著作。目前,台湾有30多家出版社出版佛教书籍。
台湾佛光山全景图
台湾佛教组织及宗派:
台湾佛教会不仅是“世界佛教僧伽大会”、“世界华僧大会”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又是最大国际佛教组织——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员之一。
50年代以来,中国佛教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其主要传播者是来自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僧。现美国的华僧组织主要有纽约美东佛教会、纽约美国佛教会、旧金山中美佛教总会、檀香山华侨佛教总会、夏威夷中华佛教会、洛杉矶美西佛教会等。
当代台湾寺院具备宗教、教育、文化、慈善、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 就以现在佛教团体规模来看,则以慈济基金会、佛光山、法鼓山、灵鹫山无生道场以及中台禅寺等五团体的影响力最大,也被人视作我国台湾省现代佛教五座名山。
台湾佛教的派别尚有九大门派之分的说法。九大门派为台湾传统佛教传衍主要派别,係指战前已有的主要佛教丛林。计有大岗山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及东和寺派等。台湾佛教系统承袭自中国闽南地区,世俗化的信仰体系(其中代表为巖仔和高僧信仰)为其一大特色,与以出家僧侣为主的丛林体系(以四大法脉为代表)并立。
当代主要代表人物:
1.释印顺导师,又称印顺长老、印顺法师等(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为近代著名的佛教大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俗名张鹿芹,浙江海宁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印顺导师,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
印顺法师1930年出家
印顺法师对近代台湾佛教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佛光山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性格”、慈济证严法师的“人间菩萨
虽然真常唯心或缘起性空的主张有异,但是将重心置于人间佛教的“此时、此地、此人、此事”确是诸山法师共同的倾向。
就这样,印顺长老的思想在现代不同的佛教人士,各行各业中展现亲和鲜明的人间诠释。
但是,并不是所有佛教徒皆对其思想认同,也不乏质疑者。
重要作品:
印度之佛教、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佛在人间、
佛法概论、
成佛之道、
中国禅宗史。
2.星云大师:
释星云(1927年8月19日- ),俗名李国深,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
个人贡献及主要成就: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
《释迦牟尼传》、《星云禅话》、《迷悟之间丛书》等
社会评价
释星云是当今人间佛教的行者,为了弘扬佛法,心甘情愿的精神,也让全球佛光人受到国际的肯定。他的足迹,是菩萨的脚印,他更是今日的“台湾佛教之光”。为今日之一代佛教宗师。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44A986EA-78F2-4DEF-9923-2A2450A4375E}.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宗风论坛】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佛教慨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宗风论坛】7.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佛教慨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