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风论坛】13.香港商报:探讨人间佛教,复兴佛教意义殊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宗风论坛】13.香港商报:探讨人间佛教,复兴佛教意义殊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宗风论坛】13.香港商报:探讨人间佛教,复兴佛教意义殊胜
佛教行世两千五百余年,宗风则是佛教一成不变的风貌。不管是激荡的岁月,还是气势恢弘的盛世,佛教始终以它特有宗风屹立人间。2013年10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将在深圳召开。这是继2010年首届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后的第二次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和禅宗六大祖庭以及海峡两岸佛山名刹积极回应,高僧大德纷纷发来贺信贺词祝贺佛教盛事。首届宗风论坛的主题是“继往开来,丕振
探讨人间佛教
本次论坛主题为人间佛教,继往开来。对于这个主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本届宗风论坛承办单位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表示,人间佛教目前已在教界获得更多共识。百年来佛教经过复兴,走进现在的黄金时代。五戒十善的菩萨道的大乘佛教思想,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两岸四地的佛教已经从人生佛教自觉地走上人间佛教,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在人间的生活中,才能更好表现表现佛教的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这种认识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楼宇烈告诉记者,人间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的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上,现今社会发展,科技不断更新,人间佛教是注重现实生活,有利他性、有生活性、更有时代性。
人间佛教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历高僧大德们的探索和实践。六祖慧能是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他以自己的人生,证实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理,开创了彻底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中国佛教本质特色的禅宗之路;近代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他以自己的人生,证实了“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近几十年的佛教传承者,更加具体地演绎“人间佛教”的内涵,也就是把佛教现代化、教育化和慈善化。其中慈善的操作包括扶贫,救灾,兴办医院、老人院和孤儿院等,推动了佛教与中国社会、与现代改革的密切结合。
印顺大和尚也指出,人间佛教方兴未艾,新思想、新观点、新实践是佛教界的新成长点。人间佛教作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仍然有着可以深入讨论与实践的空间,尤其需要教界、学界乃至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他表示,宗风是佛教的本怀,“契理契机”的辩证性智慧,就是要突显佛教的本来面目。“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把住宗风的命脉,从而将新时期的佛教推上新的阶段。” 也如星云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以声光影音将佛光山的四大宗旨表达出来。佛光山有远距离教学,并将有电影院让大众以3D的方式了解佛法,这种新形势的弘法方式亦体现人间佛教的时代性特征。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本次论坛距离首届佛教宗风论坛有3个年头。2010年9月9日至10日,《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举办,德高望重的传印长老、本焕长老、梦参长老、惟贤长老、净慧长老、觉光长老、永惺长老、净良长老等出席论坛。时隔3年,本焕长老、惟贤长老、净慧长老都已驾鹤西去。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凌晨零时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2013年4月20日清晨6时26分,净慧长老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享年81岁。2013年2月2日凌晨4点50分,惟贤长老在重庆南岸区涂山寺圆寂,世寿93岁。高僧的离去,也赋予他们接法的法子更重大的责任,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也如楼宇烈教授所言,宗风体现的就是传承,佛教发展有各种传承,传承是延续法脉的最好方式。
传承,从根到叶,每一座寺院、每一位僧人、每一名居士,牢记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自家的宗风是什么?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而高僧已经开出了一条路。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表示:“师父(净慧长老)所提出的生活禅以及在僧团管理上,都是在围绕探索在大变局中佛教如何适应社会这个主旋律,和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抛入社会的土壤,良性的循环与反馈。”净慧长老适应时代发展,提倡“生活禅”,起衰继绝,其弘法事业不仅局限于信仰里,更是一种广义的文化事业。楼宇烈教授告诉记者,净老倡导的生活禅,集中体现内地这些年的佛教发展探索方向,也突出强调佛教的生活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也是人间佛教的题中之意,也体现百年佛教的传承,从太虚大师到净慧长老,不停地延伸。
本焕长老、净慧长老、惟贤长老都是在社会激荡中走出来的高僧,并在近现代历史中,和一大批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知识界的志士仁人一样,推动中国佛教发展,为中国佛教的复兴精进不已。本焕长老生前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净慧长老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他们都在高扬佛教慈悲济世的本怀。在第二届佛教宗风论坛上,与会的佛教界内外人士将举行礼赞高僧仪式,礼赞文:“人能弘道系宗风,教能感化人世间,唯有祖师创基业,方能今天佛法兴……”
复兴佛教 意义殊胜
首届佛教宗风论坛2010年在香港举行,时隔3年,在即将召开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前,记者采访了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华佛教宗风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宽运大和尚,他就本次宗风论坛的时间、主题、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第一届是在香港隆重举行,这一次,转至深圳,这对于两岸四地的佛教交流活动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宽运大和尚:「中华佛教宗风论坛」是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在香港创立的佛教界民间会议组织,该论坛以「百年辛亥、百年佛教、丕振宗风、继往开来」为主题,旨在总结百年佛教发展历史。
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开幕。来自两岸四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社会贤达、专家学者、护法居士共计约500人出席了开幕式。会后收到良好的反响,对宣传中国佛教高僧大
今年是中国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二年,经与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董事会多次嗟商,取得了共识,并商定了相关方案。第二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暨中华佛教文化院周年志庆」活动将移师深圳举行,由深圳市佛教协会与香港中华佛教文化院共同主办,深圳弘法寺承办。适值本焕老和尚诞辰107周年之际,召开是次会议,意义更为殊胜。
问:第二届宗风论坛主题为:人间佛教,继往开来,这一主题的设立,和当下佛教的发展现状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宽运大和尚:承接首届宗风论坛的基础,是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继往开来」,以多角度对当代佛教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了深
问:相对于首届论坛,第二届佛教宗风论坛有什么亮点和特色?
宽运大和尚:是次论坛主题的亮点与特色,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两岸四地与世界佛教的交融;二是盛世宗风:佛教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有盛世的大环境基础,「人间佛教」才得以兴盛和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佛教的复兴,亦是中华文化的复兴。目前中国现世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高速高发展的盛世时期,百余年来,在复兴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文化大环境中,佛教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积极发挥佛教对现世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具意义。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0/fonews_{E58BBC21-394F-4556-8364-5A5B73C75FEE}.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宗风论坛】13.香港商报:探讨人间佛教,复兴佛教意义殊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宗风论坛】13.香港商报:探讨人间佛教,复兴佛教意义殊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