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历史今日】蒋介石听太虚大师讲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历史今日】蒋介石听太虚大师讲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史今日】蒋介石听太虚大师讲经
首倡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
蒋介石抵雪窦寺时,有名僧太虚法师正云游至此讲经。太虚法师俗姓吕名淦森,学名沛林,法名唯心,字太虚,笔名觉群、泰羲、华子、悲华、非心、芬陀、昧然、昧昧、缘芜、落凫、白平、交芦子、悲华主、悲华室主、雪山老僧、缙云老人。太虚乃浙江崇德(今属桐乡)人,佛历2434年(公元1890年12月10日、清光绪十五年)生于海宁。其5岁丧父,6岁丧母,和外祖母住于大隐庵,后随舅父读书。9岁即开始朝山拜佛。1906年5月,即太虚15岁时,出家于苏州平望小九华,11月受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后往依永宁寺岐昌法师受经,并得到华山(法名)和尚教育,通佛经、攻仁学。1907年秋,辞师往西方寺阅大藏经。1909年就学于南京祗洹精舍。同年秋,任普陀山化雨小学教员。1910年与栖云和尚同赴广州宣传佛法,并任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当时正值清朝末年,革命思潮日盛,太虚很快接受了革新佛教的思想,自励要以佛教救国救天下。辛亥革命中,他赞成革命,与革命党人交往甚密。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赴广州住持白云山双溪寺,写诗吊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遭到当局缉拿,潜返上海。1912年1月,在镇江金山寺创立佛教协进会,4月在沪加入中华佛教总会。1913年3月,任《佛教月报》总编辑。此后,在普陀山锡麟禅院钻研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三论宗等。并于台湾、日本讲学。1918年8月,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创立觉社,11月主编《觉社丛书》,任宁波归元庵住持。两年后又为西湖弥勒院及大佛寺住持。翌年3月,任西湖净慈寺住持。1922年5月起,为汉口佛教会院长、武昌佛学院院长、密印寺住持并兼汉口佛教会宣教讲习所所长。在1924年于庐山召开的世界佛教联合会上,太虚发起并组织中华佛教联合会。被广大僧众拥戴为新佛教运动领袖,担任世界佛会会长,颇有名气,成为佛坛上的大师。1925年,太虚再渡日本、遍访南洋群岛之后,又筹划弘法欧美,准备翌年夏季出发,不料川资不足,未敢动身,暂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并与章炳麟等发起全亚佛化教育社。192
蒋介石听着,笑而未答。太虚当即吟五律一首赠给蒋介石。诗云:
党国安危系,青山未是归。
山曾惊鬼侮,退岂贴人讥。
此日藏云豹,他年缚海稀。
大雄能大忍,莫使素心违。
蒋介石听了,很是高兴,连声称谢。接着说道:“我的出国手续尚未办好,还要等一段时间,我想住在这里,便于多领受教益。”
太虚、朗清自然高兴,巴不得蒋多住。于是蒋锡侯即带两名卫士下山取来了行李和谢仪。朗清把自己的方丈室腾出。蒋介石住下后,便请太虚讲《心经》。
这天晚上,蒋介石在雪窦寺内写信给上海的宋美龄,文云:
惟余平生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蒋这时正向宋美龄求婚。宋氏三姐妹,蔼龄、庆龄、美龄乃是中
太虚大师游兴正浓时,1928年,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重掌国民党党政军大权。蒋介石东山再起,念念不忘太虚,认为太虚算命有验,倍加推重。他在给谭延闿的信中夸奖太虚说:“沙门太虚,著作等身,苦学潜修,垂三十年,此番欧美弘法,为国宣劳,玄奘以还,斯为第一。”太虚刚回国,蒋介石就约请他到南京讲《佛陀学纲》,经常召见,多次长谈。太虚在此,周旋于国民党要员之间,不断受到李烈钧、张静江、戴季陶等人的鼓吹,极为活跃,人们由此称他为“政治和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央日报》有位记者问他:“太虚法师,现在有人称你为政治和尚,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太虚反问记者:“什么叫政治,你知道吗?”
记者回答:“孙中山先生说过,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就叫政治。”
太虚莞尔一笑,说:“佛家为了普度众生,就是要管众人的事嘛。有人说我是政治和尚,从这个观点来说,这种称呼并没有什么不对。”
1932年,太虚应蒋介石之请,一度出任溪口雪窦寺住持。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1/fonews_{3C83FD2D-3EC6-45EB-9BCE-E7502C14E9D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历史今日】蒋介石听太虚大师讲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历史今日】蒋介石听太虚大师讲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