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印长老:佛教慈悲本怀助力灾害后心灵救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传印长老:佛教慈悲本怀助力灾害后心灵救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传印长老:佛教慈悲本怀助力灾害后心灵救助
导读:
2013年11月27日上午,第十六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三亚隆重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中韩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传统法谊悠久深厚。在古代,中韩日高僧大德东渡西行,传教求法,不畏艰险,不惜身命,使佛陀慈光遍照东亚大地,普惠三国人民。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发言
2013年11月27日上午,第十六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三亚隆重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传印长老致辞原文内容如下:
尊敬的韩国、日本佛教界高僧大德,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初冬时节,中国南海之滨的三亚,依然阳光明媚、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在南海观音菩萨的慈光注照下,迎来了中韩日佛教界一年一度的交流盛会。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个人名义,向远道而来的韩国、日本佛教界新老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中韩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传统法谊悠久深厚。在古代,中韩日高僧大德东渡西行,传教求法,不畏艰险,不惜身命,使佛陀慈光遍照东亚大地,普惠三国人民。中韩日佛教的友好交往,始终是古代东亚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内容和载体。新中国成立后,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
2010年第十三次中韩日友好交流会议在中国无锡成功举行,时隔三年,第十六次会议再次在中国三亚举行。本次会议以“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为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一主题体现了佛教救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本怀。佛教是建立在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关怀、深刻认识和彻底超越的基础上的。佛陀创教的本怀就是教化引导一切众生度诸苦厄,证得常乐我净的究竟涅槃。在人们遭受自然灾害逼迫时,予以心灵救助,正是佛教本怀的体现。
这一主题体现了大乘菩萨道的内在要求。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悲智双运、自觉觉他,广行六度、拔苦与乐,是菩萨精神的根本。本着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悲智愿行,寻声救苦,对罹灾受难的众生财施、法施与无畏施,扶危济困,爱人如己,是践行菩萨精神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式。
这一主题体现了佛教的独特价值和社会作用。当今世界,自然灾害不断发生,面对人力难以抗拒的天灾,人们不仅需要拯救生命、治疗伤病、保障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需要获得内心的安慰,缓解和消除恐惧、无助、绝望、悲伤等消极和极端心理。佛教对人类心灵有深刻透彻的剖析和认识,对治愈人类心灵的种
佛教在开展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方面大有可为。
首先,佛教对人类心灵有着系统的理论认识和深刻的实践体证。这些理论和实践,既可以和现代心理学互相补充,又具有心理学不具备的独特视角和经验认识,构成了佛教开展心灵救助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
其次,佛教的诸多思想可以帮助受灾者克服恐惧,稳定情绪,抚平伤痛,重建家园。无常观念和缘起性空、因果相续思想,可以帮助受灾者更冷静客观地看待自然灾害,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帮助受灾者避免极端情绪,以安忍平和又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灾害。解脱和超度的思想以及相应的佛教法事活动,既可以帮助自然灾害的罹难者获得转生善道乃至往生净土的机会,也可以帮助生者寄托哀思,缓解亲人遇难的伤痛。无我利他的思想,可以帮助受灾者培植内心正能量,超越对个人不幸和痛苦的过分执着,使受灾者互相关爱、传递温暖,为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正向、积极的精神力量和互助互励的社会氛围。
再次,中韩日佛教界在灾后心灵救助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衷心希望出席这次会议的中韩日佛教界代表围绕主题,发表见解,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推动三国佛教界在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彰显传统佛教对当今世界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这次会议必将为中韩日佛教友好关系的巩固发展再添力量,为“黄金纽带”再增光辉。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祝愿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圆满成功!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1312/fonews_{3617642A-0B45-466D-A97D-954935FBFE9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传印长老:佛教慈悲本怀助力灾害后心灵救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传印长老:佛教慈悲本怀助力灾害后心灵救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