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4 00: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图片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

三代人都做佛像彩绘。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危险——

苏州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佛像雕塑称作“苏帮”。历来与“徽帮”、“甬帮”、“宁帮”并称四大流派。名著全国。而塑像完成后。如何给不同人物“穿衣

广佛教育新闻头条

”就又涉及到神像彩绘的学问了。家住葑门横街石炮头的薛仁元老人一家三代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如今这门古老的技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三代祖传。父亲带过24个徒弟

从薛仁元的祖父开始。薛家就开始在姑苏城

中国最新佛教新闻网

的大小庙宇里制作各类神像。提供造型、捏像、上色、装金等“一条龙”的服务。苏杭地区道观庙宇很多。民众也多有请神祈愿的习俗。所以到了父亲薛兆坤一代。这门技艺达到了鼎盛时期。作为苏州城里有名的匠人。薛兆坤还为东山紫金庵的佛像上过五彩。“最多的时候有24个徒弟来拜师。”薛仁元回忆说。“我们弟兄三个也全都是干这一行的。”

每接一单生意后。薛家还会根据客人的要求。绘制出或盘腿而坐、或扬眉独立的塑像草图。再根据人物特点设计衣服的花纹、颜色确定样稿。几经调整

央视新闻关于佛教的节目

。“家中光是一尺多高的稿纸就堆满了半间屋子。”

做工严谨。佛像彩绘有大学问

手艺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在民国期间。两天工也就只有一块钱。薛仁元形容完全是“糊口的活计”。但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要做一名彩绘匠人却不容易。想要出师。至少要经过六年的磨练。大到每尊神像的动作、小到他们衣服上的装饰。全部都有严格的“规矩”。要是不小心描错了花纹、或是不经意上错了颜色。那可是要在佛祖面前点蜡烛罚跪的。

“麒麟是喜庆的象征。但是还有一种神物叫‘贪’。它和麒麟的长相只差一个角。是以前官宦之家绘在进门的画壁上做警示之用的。”薛仁元说。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摆放位置都有讲究。这几百条“规矩”没有文字记录。但对于每一个老手艺人都是烂熟于心的。

告子三本。希望苏帮再迎春天

长久以来。苏杭两地的神像彩绘各具风格。名气都很响。但是在70年代遭到破坏后。“苏帮”技艺却没有能够及时复兴。正值壮年的薛仁元还没学到父亲一半的手艺。彩绘事业就戛然而止了。虽然退休后经常在太湖边的佛像厂做“技术指导”。但时不再来。“杭帮”成长为一支弘扬传统的产业队伍。苏州的神像制作市场却被外地匠人抢占。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风格。严谨的作风也渐渐被“追求效

快讯—新闻中心—佛教在线

率”所取代。

薛仁元的两个哥哥早已作古。和他同期的还有一位黄姓老人。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卧床。“好时代来了。可人却没了”说到这里。85岁的薛仁元不禁落泪。作为最后一名神像彩绘艺人。只要走得动。他还是会到苏城的大小庙宇去看看。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提出一两句“专业性

福建晋江佛教新闻

意见”。为了把脑子里的这些形象都保存下来。从2004年开始。薛仁元花费两年时间着手创作了旧时专给学徒临摹的《告子》三本。绘制了佛教、道教常用神像近百个。除了观音、弥勒、韦陀等大神外。也有金张马陆四皂棣、平安吉庆四军爷等小人物。力求精细。留下点“苏帮”的味道。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09/092840348494.html

以上是关于「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彩绘」他是苏州最后一名佛像彩绘艺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32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