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29 01: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灵岩山寺名闻海内外。身为净土宗祖庭的著名寺院住持。您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能否请您谈谈您的管理思路和主要做法?

  明学长老:灵岩山寺是印光法师开辟的净土宗念佛专修道场。为十方丛林订了五条寺规。这五条寺规灵岩山寺常住恪守操持至今已有八十年了。还和现代的寺院管理相适应。不相矛盾。灵岩山寺的寺院管理主要是依照印光大师定下的五条寺规来管理和执行的。第一: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不传法就是师父不收法徒弟。十方丛林。不传法。住持的传承便杜绝了法眷私属的流弊。第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嫌。假如传法了。法卷上面有法偈。上面便会写明是第几代住持。第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

佛教惊天新闻

来听耳。灵岩山寺是净土专修念佛道场。不传戒。不讲经。不贴通告招揽信众。以免扰乱道场清净、有碍正念。不打闲岔。第四: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专一念佛。不做经忏佛事。不打水陆。也不放焰口。常住法师和佛学院学僧日日早晚功课。念佛堂按时起香。佛学院照常上课。假如放焰口放到深更半夜。难免影响常住僧众养息。难以保证早晚功课如法进行、念佛堂按时起香念佛以及佛学院正常上课。灵岩山自八0年以来。一直是这样的。第五:不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五条有一违者立即出院。

  灵岩山寺无论方丈、当家和法师。一律不收出家徒弟。所有常住僧人全部来自于十方。保持了十方丛林的本色。避免了僧人在丛林里拉帮结派。灵岩山寺一切规制。至今悉以印公所定五条寺规为据。至今八十年来。始终不渝。专一念佛。在教内外影响很好。寺院管理也如法如律。灵岩道风代代相传。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妥善处理发展寺院经济与注重僧人修持和道场形象之间关系的?

  明学长老:寺院财务管理公开、透明。每个环节都层层把关。实现了有效监督。从根本上彻底杜绝了财务漏洞。在出家人个人生活的单金上。无论方丈、当家和清众一律遵守“六合”准则。利和同均。就灵岩山的普佛而言。每堂每人一律一元。绝对不搞特殊。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发展经济是为弘扬佛法。而非弘扬佛法是为发展经济。寺院需要现代化。发展寺院经济。以适应社会潮流。使佛法能随顺应化。但更要强化僧人修持。庄严道场形象。而不能过于随顺而流于世俗化。灵岩山寺作为净土道场。不管佛学院、念佛堂和外寮等常住法师。早晚功课大家都要参加。绝不懈怠。终日只管坚持念“阿弥陀佛&rdqu

佛教相关新闻

o;。切切实实地把净土宗修持和弘扬好。

  记者:请问您对当前佛教界兴起的弘法文化热有何评价?您对当代中国佛教界创办众多的佛教书刊有什么看法?您认为今后佛教界在开展弘法文化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明学长老:现在广泛兴起的弘法文化热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好了。对佛教文化也逐渐有了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认识。给了佛教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佛法的弘扬。反过来佛法的弘扬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以文化弘扬佛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在弘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佛教文化书刊的作用。像灵岩山和报国寺弘化社的《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十要》。寒山寺的《寒山寺》等等都是很好的流通法物。普施给十方信众。可以让社会上最广大的信众了解和认识佛教。树立正知正见。能有效地净化人心、安定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单靠流通经书还不够。还要邀请法师讲经说法。有条件的寺院还利用电脑网络等多种现代化手段来宣传佛教文化。这样一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大众能从寺院感受到对佛法的正信、正知、正见。而不至于使寺院单单成为一处做佛事和休闲观光的场所。总之。尤其是出家众。首先都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发道心、正道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这才是当务之急。也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弘法利生的事业中去。

  记者:作为当今中国佛教界健在的德高望重的几位高僧之一。您

浙江省佛教新闻网

对僧伽教育也非常关心。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自1980年12月创办以来。目前已办了十多届。真可谓佛子遍天下。受到了教内外的广泛好评。并且您身兼经多所佛学院的院长。您怎么看待僧教育及其前景的?

  明学长老: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动荡和不安的年代。佛教也是如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僧众都被遣返下乡劳动。寺院衰败。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逐渐恢复和落实了宗教政策。从80年开始。寺院也都逐渐恢复、开放。尽管如此。但是寺院大多数僧人都已年老体迈。佛教呈现一派青黄不接的现状。灵岩山也不例外。这个时候赵朴初老来灵岩山。见此现状。作出指示。开办佛学院。吸收年轻僧才。灵岩山便开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一届时报名的有三十多人。开学时来了二十多人。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共四十八人。两年一届。到今天国家宗教政策逐渐转好。出家人年轻化。高学历化。以前出家是为了生存吃口饭出家。现在大多为信仰而出家。并且僧源的文化素质越来越好。其中不乏大学生、研究生。

  要办好僧伽的教育。有四个条件:一、僧源;二、师资;三、经济;四、管理。在这四点之中要严抓管理。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僧源、师资。再多的资金都是浪费。同时还要注重学风和道风的培养。把僧伽教育制度化。对于好的制度一定要坚持遵守。不可以立而不行。要将它变成一个传统;不好的制度则要及时修改。目前要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下达的《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去严格执行。僧伽教育的关键还是要看有无道心。而不在于学历、文凭的高低。僧伽的教育不是为文凭。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最终还是要将佛陀本怀铭刻在心。引导和培养僧人发道心。所以不管佛学院的建设也好。乃至寺院的建设也好。关键还是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总而言之。我们一方面要感谢国家的宗教政策好。一方面我们自身也坚持继承着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这样。我们的僧伽教育会越来越好的。

  记者:长老一贯热心社会慈善事业。多次带头捐助善款。请您根据个人体会谈谈佛教慈善。好吗?

  明学长老:国家兴旺。佛教兴旺。改革开放以前。追溯到解放前后。僧人的生活很苦。吃饭要靠化缘。想建庙天不亮就要出去。三步一拜、去拜韦驮菩萨。拜过多少天了。才到村上各家各户门上去敲木鱼化缘。过去建庙难度大得很。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政府、财团法人和广大信众在经济上也积极支持。

  如今寺院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关键是国家兴旺了。佛教才兴旺。现在改革开放。国家政策落实得好。经济条件好。年轻僧人的福报也好。就灵岩山而言。无需向政府拿一分钱。也能维护好道场。安稳地维持160余僧人自养和修学。就我们穿的衣服而言。过去出家人都穿百衲衣。新衣服也要打个补丁。现在不同了。护法居士把衣袍做好。送上山来结缘。成为很平常的事情。僧人以戒为师。清净修行。居士如法供养。僧人安心养道。这样出家人的父母也放心。不再象过去的老和尚饿了只能吃豆腐渣。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出家人想不到会能有今天的。如今。就慈善而言。首先是国家提倡扶贫帮困。我们佛教本身讲的就是慈悲济世。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的。也要尽己所能做点实事。慈善本质是回报社会和利益大众的。十方来。十方去。佛门弟子。我们自身首先要勤俭节约。清净修持。慈悲为怀。有次苏州市民族宗教局车开到我山下。来开会动员我们为少数民族困难户等尽点心意。我首先要带好头。代表常住拿出20万。我自己拿出2万。行慈善并不是一定要捐出多少。关键是开展慈善也要量力而行。

  记者:您对当前佛教界的现状有哪些看法?您认为中国佛教今后的发展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您认为中国佛教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明学长老:现在国内寺院数量很多。良莠不齐。对于佛法的弘扬没有依据。我觉得佛法的弘扬还是要以宗派为依据。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比如灵岩山寺专修净土。是净土道场。我们就要把净土宗修持好。好好弘扬净土宗。一门深入。依

释永信佛教新闻

《净土五经》行持。南京栖霞山。是三论宗的祖庭。就要把三论宗弘扬下去。不要让它湮没掉了。禅宗、律宗、华严宗、法相宗、天台宗等都是如此。中国佛教的教育也要有所侧重和以宗派为依据。我们的祖师开创并且传承了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十分系统、严谨而又各有特色的。如果要把各宗派揉捏在一起。出一本统一教材是很有难度的和没有必要的。再说要在佛学院中实施统一教材教育也是不实用的。我们应当根据所在道场自身宗派特点。依一门宗派深入系统地修学。将它传承并弘扬下去。使各大道场宗派复兴起来。才可说是不愧对如来家业。就灵岩山寺来说。是净土专修道场。现在净土宗很普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论男女老少。三岁孩童。八十岁居士老人。不限文化高低。行住坐卧。都好念一句“阿弥陀佛”。要求所有的道场都专修念佛也是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做经忏佛事不是个坏事情。也是弘法的方便。是佛陀慈悲度众的本怀。但要注意不要片面追求钞票。老修行黄金堆成金山也不动心。小年轻钞票多了不利于修行。对当今出家人个人而言。要切记。钞票不可没有。来自十方信众供养。用以安心、养道。要适可而止。

  记者:请您为我们后学开示在如今相对缺乏修证法门的今日。如何如法一门深入修持和弘扬净土宗这一殊胜法门?明学长老:就灵岩山寺来说。弘扬净土宗。首先落实到佛学院的教育中去。开设净土宗的课程。以便系统地学习净土宗。第二。念佛堂要办好。念佛堂八小时念佛。每天准时起香。精进佛七期间念佛时间要达到12个小时。早晚功课。念佛堂念佛。佛学院上课。这个制度自八0年以来灵岩山寺僧众每日一直如此行持。净土道场。依印光大师的祖训:专一念佛。

  明学长老语录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首先都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发道心、正道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这才是当务之急。不管佛学院的建设也好。乃至寺院的建设也好。关键还是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

  慈善是回报

佛教新闻视频佛教故事

社会和利益大众的。行慈善并不是一定要捐出多少。关键是开展慈善也要量力而行。

  佛法的弘扬还是要以宗派为依据。中国佛教的教育也要侧重和以宗派为依据。

  对当今出家人个人而言。要切记。钞票不可没有。来自十方信众供养。用以安心、养道。要适可而止。

  净土道场。依印光大师的祖训:专一念佛。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12/143103349041.html

以上是关于「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灵岩山寺」明学长老2012年答记者问: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75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