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29 00: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俗语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人看《西游记》。只看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斩妖除魔的惊险。而河北沧州水月禅林的恒庄法师却从中看到了佛法的深意。看到了孙悟空降服内心之路。

  性格决定了悟空的命运轨迹

  在几个月前。在国内院线公映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大唐玄奘》。电影讲述了唐代的玄奘法师去到印度的那烂陀寺修行。然后回来翻译佛经的一个故事。基本上还原了玄奘法师的生平历史。

  社会大众最熟悉的一部佛教经典。应该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然而普通大众对玄奘法师的印象。更多来自于中国的古典名著及其改编的电视剧《西游记》。

  鉴于此。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西游记》入手。来说一说孙悟空的五蕴皆空。

  孙悟空这个人很有担当。它能够为了猴群的生存。舍命跳进瀑布里。然而这样的人。似乎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性格的另一面往往会很傲慢。天大地大。唯我最大。桀骜不驯。傲慢而不认输。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喜欢在所有关系中处于上风。

  这种性格特征。决定了悟空的命运轨迹。

  心猿意马。说的就是孙悟空的性格特质。象征了普通人的心。不受约束、无常多变、敏感固执的状态。当人们想捉摸它时。却找不到它的踪迹;而不留神的时候。又会被它牵着鼻子走。

  观音菩萨的指点

  悟空受观音菩萨的指引。从五行山出来后。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

  可是没过几天。悟空就被打击到了。他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个五米宽的沟。他师父都飞不过去。

  “我老孙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我的师父连一个五米的山沟都飞不过去。这样的人怎么能作我的师父呢?”

  悟空的心里。升起了巨大的分别、傲慢。他开始打心眼里看不起唐僧。

  到了夜间。诸多计较生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直接化成六形。生起了杀意。

  第二天。当六形化成的六个土匪出现时。悟空一个念头反应过来了。意识到不是师父的问题。是自己念头的不清净。

  他对付不清净的念头。是抡起金箍棒。将它们全部打死。

  而换来的直接结果是。悟空被唐僧开除了。

  悟空去找到观音菩萨抱怨。

  菩萨就笑了。说:“如果你六根真的清净了。还会有这诸多抱怨么?”

  假如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清净的、圆满的、平等的。对你所接受的事物能够平等地包容的时候。那你内心是不可能出现嗔恨的。你还会产生巨大的情绪落差吗?

用什么看佛教新闻

  菩萨的这句话。说的就是《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弥勒菩萨对悟空的点化

  我们继续回到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次。唐僧又被妖怪抓走了。悟空火急火燎的去找弥勒菩萨帮忙。

  弥勒菩萨明明知道悟空非常着急。却慢悠悠的问了一句。“大圣啊。近来心性如何啦?”就是问孙悟空。近来的安心安得如何啦?

  注意看。悟空的师父被抓走了。自己解决不了。都快着急上火了。菩萨竟然有闲心问他心性怎么样了。

  我们有些修行的人。在安好

佛教如何看待社会新闻

悠哉的时候。就会说“啊。我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感觉到了法喜充满。”然而

淳安县佛教新闻

一到外界重压关头。所有的定力、智慧就平地消失了。剩下的每个细胞。感觉到的全是情绪了。

  在高低成败中。保持内心的如如不动。这是弥勒菩萨对悟空的点化。

  五蕴皆空。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处理好内心与名色之间的关系。

  禅门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过得好与不好。你的内心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你生活的底色是幸福的还是伪装成幸福的。别人不得而知。只有自己才是清清楚楚的体会者、体验者。证悟者。就是当自己应对十万火急的事情时。在这种重压之下。还能不能有收放自如的能力。能不能表现出平常的这种状态。所以禅门常常讲。平常心平常心。说的就是我们在外界的风雨变幻中。也能保持住我们心的底色。内外一如。时时一如。

  失灵的火眼金睛

  那么。孙悟空。到底观照到五蕴皆空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继续看西游记。

  当师

萍乡佛教新闻

徒四人快到灵山脚下时。碰到了最后一伙儿妖怪。三个犀牛精。变成了西方三圣。变成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空中显像。骗取这一方百姓的香火。他们师徒四人看到这一幕。和这里的老百姓一样。赶紧跪下来。去礼拜他们。

  这个时候孙悟空觉得有点怀疑。孙悟空觉得天空中显像的西方三圣有点问题。但他又没有说出来。

  这个细节。太不像起初的那个孙悟空了。

  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来的。足足七七四十九天。他的火眼金睛。极其敏锐。一眼就能分辨出妖怪来。

  火眼金睛代表的是什么呢?它代表的就是我们很多人。看别人的时候。总是一眼看出问题和不足来。一眼就能看出别人的妖气来。这个叫它火眼金睛。这个火眼金睛不是悟空专有的。很多人都有。一眼就能看出别人的毛病来。

  但是到了这个假冒的西方三圣这里呢?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却失灵了。

  这意味着。在从东土到西天的这几年。悟空已经不那么挑别人的毛病了。悟空已经了解到修行的入手处。是拿眼睛去观照自己。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去协调迎面而来五欲六尘。

  照见五蕴皆空的孙悟空

  从师徒初次遇见。悟空压根都看不上他师父。到了西天之后。悟空能够看到师父身上的佛光。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

  从挑剔别人。挑剔世界。到容得下别人。容得下世界。

  从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诸多不满。到发现别人身上的光芒。

  这就是心从东土到了西天。从此岸渡到彼岸。孙悟空用观照自我内心的方式。照见了五蕴皆空。

  修行。从哪里观照?就是在第七识的分别中入手。去切断我们固有的偏执和分别。去打破自己的狭隘与固执的自我。当功夫落地。连成一片。能够切断第七识与前六识之间厚厚的关联。哪怕露出一点点缝隙出来。第八识大圆镜智就能发挥作用了。大圆镜智发挥作用之后。就能够转第七分别识为平等性智。转意识为妙

今天佛教协会的热搜新闻

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此时的悟空。实实在在的体悟到。世间的百态。它都是一种正常的存在。百年前如此。现在如此。百年之后还是如此。世间的真相就是阴了又晴。晴天了又阴。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就是这种轮而复转。周而复始。而那些纠缠、业果、造作、不过都是自己在心中。多加了虚妄分别。是自己给心加了太多的戏份。

  那咱们在座的朋友也一样。你能容得下多少人?或者说你只看得上几个人?这决定了你本人发光的程度。挑剔一个人不难。人人都会。但是如果包容一个人的话。那就很难了。从挑剔到包容。这个过程悟空已经完成了。我们什么时候完成呢?

  真经不在西天。而在心的路途。佛祖不是如来。而是真我。那成群结队的妖精乃是人心生出来的欲望和执念。生活平波无澜不外人心已死。你还愤恨。你还痛苦。你甚迷茫。你就是那个时时刻刻跟妖精斗争的孙悟空。你脚下的路。永远是通向自心的路。

  去自己的斜月三星洞。去观照自己的五蕴皆空。参禅参到最后。不外乎是活出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和乐趣。生活依然是一波三折。依然是坎坎坷坷。但是我们的内心。却可以找到一种不紧不慢的方式。去找到我们生活的一种安之若素。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12/144832349127.html

以上是关于「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孙悟空」恒庄法师:孙悟空的五蕴皆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7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