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27 02: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大唐兴国禅寺定于1

宣州佛教协会新闻

月22日(周日)下午举办古琴培训。届时会邀请古琴演奏家亲临讲解指导。欢迎广大古琴爱好者、音乐爱好者、佛乐爱好者报名参加!大唐兴国禅寺期待您的到来!有无古琴演奏经验均可报名。欢迎交流结缘!

  联系电话:

  17732594499(周师兄)  13784381638(本权大和尚)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琴家创作了3000余首琴曲。其中有一部分今天仍然可以被当代琴家演奏。古琴以她优美的音色和沁人肺腑的旋律被历代文人所喜爱、所传承。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流传至今的活的音乐。2003年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教传入中国也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晋代以后。佛教禅宗的发展和传播。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那么。古琴和佛教在历史上曾经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其实。佛祖早已就在以琴说法。佛教《四十二章经》

云南佛教协会新闻

中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以琴为例讲解了修行的方式:有一位沙门夜间诵读迦叶佛留下的教诫。他的声音很悲恸、紧张。自感惭愧。想要退却道心。佛陀问他说:你以前在家时。曾经做什么事情?沙

佛教六派新闻

门回答说:爱弹琴。佛陀说。如果琴弦松弛了会如何?那就弹不响了。如果琴弦太紧。又会如何?那琴弦就会断了。琴弦松紧适中。不紧不松。又会如何?会弹出美妙和谐的音乐。佛陀说:沙门修行也是如此。心如果调适合宜。那么就可以修成佛道。如果修行得太急。身体会疲倦;身体疲倦了。心便会生出苦恼;修行便会退步。修行退步心灰意懒。便离开佛道很远。修行要制心于一处。心清净安乐。佛道便不远。这不正是佛陀以琴说法的例子吗?

  古琴与佛教融合后。佛教思想对古琴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从古琴文献来看。对古琴美学思想有直接影响的是禅宗的顿悟说。最早把禅理与琴学联系在一起的是宋人成玉磵。他在《琴论》

哈佛教授最近的新闻

中说:“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则无所不通。”这种思想后来被明代著名哲学家、文人李贽加以发挥。李贽认为“声音之道可以禅通”(《焚书·征途与共后语》)。明代《溪山琴况》的著者徐上瀛晚年曾寄居僧舍。所以佛教思想对他有较大的影响。他曾提出:“修其清净贞正。而藉琴以明心见性。”直接将抚琴与观修自心、明心见性联系了起来。将鼓琴看成自我修行的一个过

佛教怎样看待新闻

程。

  成玉涧结合禅修。对古琴指法提出了八个字:“吟猱亲切。下指简静”。左手吟猱表现韵味应和右手骨干音更为切合。不宜过度;右手则以“立声孤秀”的单指指法为主。这为古琴“清微澹远”的主流审美立下了规范。

  僧人弹琴在唐代文化界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唐诗中描写古琴的诗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还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白信道教。他其实还有不少写道家的诗里提到过古琴。但都不如他写僧人弹琴的这首有名。王维、白居易也有不少诗提到古琴。他们本来就好佛。创作中自然也留下许多佛家思想的印迹。

  可见。在中国古琴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琴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是琴乐和佛教两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而这两种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贯串着北宋一百多年中。就有一个师徒相传、人才辈出的琴僧系统。他们始终在琴界有着重要地位。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1/1438333492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1月22日河北唐山兴国禅寺举行公益古琴培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57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