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风暴中的佛商曹德旺:说我跑了 我感到惊讶也无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中国玻璃」风暴中的佛商曹德旺:说我跑了 我感到惊讶也无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风暴中的佛商曹德旺:说我跑了 我感到惊讶也无奈
已经70岁的曹德旺成了新晋“网红”。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被公众聚焦。
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2016年年末。因为在一个视频采访中谈到自己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并就中美在土地、能源、电价、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算了一笔账。指出“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方面。曹德旺的言论与之前有学者提出的“死亡税率”一起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关于企业税负的大讨论。甚至国务院相关部委都有回应;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曹德旺进行驳斥。认为他“算错账了”。甚至还有人惊呼“不要让曹德旺跑了”。
1月8日。在“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脱稿发表演讲之后。曹德旺在“曹德旺事件”后首次公开接受采访。被记者团团围住的曹德旺不得不再次重复。“我什么时候跑了?跑到哪里去了?”
白手起家的“玻璃大王”
曹德旺出生于1946年。福建省福清人。在成为“玻璃大王”之前。早年做过很多生意。他曾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尝遍艰辛。他卖掉妻子的嫁妆作为做生意的本钱。种植白木耳去江西贩卖。后来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别人钱。
2016年4月。在央视《对话》栏目。曹德旺讲述过他进入汽车玻璃行业的机缘。上世纪80年代初。曹德旺创办了水表玻璃厂。有一天他工作中差点碰坏汽车的玻璃。驾驶员对他说。你小心一点。不要把玻璃碰坏了。那要几千块钱呢!“一辆日本汽车才几万人民币。一块玻璃就要几千?”曹德旺心里想。后来打听了一下。果然如此。
“中国从国外进口汽车玻璃。一块玻璃需要几百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可不就是几千元人民币?”曹德旺说。他又发现。汽车玻璃在中国是空白。大的工厂不想做。小的工厂做不来。但是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在不同的行当摸爬滚打多年后。曹德旺最终选择进入汽车玻璃行业。
1993年。福耀
“给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学生交个底。我是农民出身。没上过大学。不过我白手起家。在9个国家办了企业。企业分布在国内16个省。在美国也跨越了5个州。” 1月9日。曹德旺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分享会上说。
“企业家是有国界的”
“我一直在研究怎么样把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小时候。我爸爸告诉我。草没有心不会发芽。因此人必须要有良心。心越多越好。多少心可以做多少事。爸爸和我讲有良心、感恩之心、感激之心、孝心、忠心、慈悲心等20多颗心。要经常用这20多颗心来对照自己。”这是曹德旺在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演讲的内容。
曹德旺在演讲中表示。“感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在随后的采访中。他也多次表示。“生意是没有国界的。但企业家本身是有国界的”。
2016年10月7日。由福耀集团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该项目投资6亿美元。加上2014年福耀玻璃已在美国投资4亿美元生产。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已高达10亿美元。被问及原因。曹德旺表示“中国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这马上被解读为曹德旺准备“逃离中国市场”。
“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在“跑路”风波中。曹德旺不停地对媒体重复类似的话。“我什么时候跑了?跑到哪里去了?”
说到自己去海外建厂“被误读”。曹德旺有些激动。“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制造商。承担了全世界汽车厂的装车用的玻璃。因此我必须在全世界生产。必须具备全球化供货能力。福耀玻璃所有对外的投资。都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准的。”
在那段引起风波的视频采访中。曹德旺“吐槽”国内投资环境。详细对比了中美制造业的成本。算下来在美国设厂比在中国能“多赚百分之十几”。曹德旺并不后悔自己说了这些话。“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话。目的是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不隐瞒我的观点。因为我爱我的国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曹德旺说。
复杂的“双面”曹德旺
曹德旺身上很多两面性。他对经营成本斤斤计较。却对慈善一掷千金;他追求金钱、豪宅。却也粗茶淡饭;他在生意场上厮杀进攻、高歌猛进。而作为佛教徒。他夜里却在诵经默念“放下”…&hel
甚至。在这次由
另一方面。他又对一些尖锐的批评言论表示。“要对政府有信心。相信政府会去做工作。为什么要提那么多不应该提的话呢?”他还表示。“从我个人认为。这些事情(税负高)不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国税局、财政部的事情。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当初财政实在是太困难了。按照过去(实施这样的标准)是无可厚非的。”
这体现出他质朴可爱的一面。也体现出他颇具个人风格的处世标准和哲学。
在舆论风暴中。曹德旺也收到许多善意的提醒。“我的朋友们都在劝我不要乱讲话。但我只是实事求是地讲出问题。提醒要重视实体经济。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重心都在中国。”
1月8日。面对媒体的重重包围。曹德旺频频说出“国家”“民族”“历史”“责任”等词汇。“我考虑的不是个人问题。因为我从‘小老板’变成‘人物’了。将来可能是历史人物。必须为自己的历史负责、为国家负责。”他还对周围的记者说:“比如做记者。你的笔力也好。思想也好。都能够跟时代很吻合。也很前沿。功夫到这里。够不够?还不够。你还要有报国为民的心态。还要学会谦虚。”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9年6 月初。曹德旺获得了安永企业家全球大奖。这是一个被誉为“商界奥斯卡
也是那一年年初。他决定捐出价值49亿元的福耀玻璃股份。被称为“裸捐富翁”。对于外界的质疑。曹德旺当时说:“我已经60 多岁了。更觉得钱没什么用了。不如拿出来大家一起花吧。”实际上。曹德旺因为捐款也顶着“中国首善”的光环。“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曹德旺回应。
关于捐款。曹德旺还在慈善界开创了“捐款问责”和“股权捐赠”两个先河。在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之际。曹德旺向当地10万贫困家庭捐出2亿元善款。经过多轮谈判。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了一份“苛刻”的合作协议: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善款下发和项目执行。曹德旺负责组织监督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资金用途进行全程监督。2011年河仁慈善基金会被批准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股形式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曹德旺将曹氏家族持有的3亿股福耀集团股份捐赠给该基金会。
“财富是大海里面一群游过来的鱼。你是渔民。你一大网进去。捞了几千斤上来。你把孩子老婆等等全部亲属都叫来吃。其实能够吃几条鱼就算不错了。剩下怎么办?拿去冷冻。或者天气好拿去晒。或者拿一个水缸来腌。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下。晒的、腌的、冻的。你存在这里。今天晚上一地震、一场海啸。鱼就没有了。”曹德旺说。
曹德旺:说我跑了。我感到惊讶。也很无奈
《中国经济周刊》:您在海外投资。是传说中的被高税负逼出去的。还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曹德旺:我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是1995年投资的。那个时候中国就高税负吗?我走出去是为了产业供应链的建设、培养。全世界90%的汽车企业都是我的客户。几乎不管是什么名车。都需要福耀来给它们配玻璃。汽车企业在美国建厂。我也要在美国建厂。因为我是做产品供应的。
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我的企业走出去后品牌供应链很大。提供一个品牌供应配套的时候。没有别的企业能做到。现在别人说我跑了什么的。我感到惊讶。当然也很无奈。
《中国经济周刊》:未来会有哪些投资计划?在海外会有新项目吗?
曹德旺:我们是制造业。制造业追求增长。就需要对固定资产最佳投资。因此。我们未来整个策划方案中投资与生产是同步的。一方面。要追求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要有一定增长率。才能让股东满意;一方面要有效益。投资就要跟上来。福耀这几年每年的投资都在三四十亿。
我们新的投资计划中2018年要增长的部分。2017年就要去抓投资。我们在辽宁本溪、苏州工业园、天津等地建厂投产。原定的战略方针中还有通过旧厂改造提升生产能力。预算在40亿左右。今年福耀计划会在德国建厂。
(图片来源:中新网摄影:李学仕)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1/152048349271.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玻璃」风暴中的佛商曹德旺:说我跑了 我感到惊讶也无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玻璃」风暴中的佛商曹德旺:说我跑了 我感到惊讶也无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