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深切怀念圆瑛法师——记一次与圆瑛法师的隔空“对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深切怀念圆瑛法师——记一次与圆瑛法师的隔空“对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深切怀念圆瑛法师——记一次与圆瑛法师的隔空“对话”
我曾听一位在佛学上有很高造诣的教授讲课。他告诉我们圆瑛法师之于佛教界。就如同钱学森之于航空业界。他是位奉献自己爱国爱民的。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那时我并不知晓圆瑛法师是谁。也不懂得高僧大德在佛教中的意义。但是我知道钱学森对于整个航天界来说有多么重要:他本可以留在美国。享受高官厚禄。可在祖国召唤他时。即便经受了诸多苦难。他也毅然决然地要回到故土的怀抱;若他没有“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的伟大胸襟。也不会有那开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更别提现在繁荣昌盛的中国。
所以在当时的我心里。圆瑛法师必然是一位为后世佛家子弟做出榜样的厉害高僧。只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一直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人。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在那动荡的年代去实现爱国、爱民四字呢?要知这可是典型说起易。践行难。坚持更难的事呀。
后来机缘巧合。我有幸拜读了圆瑛法师的传记。这才发现我当时的疑问十分可笑肤浅:圆瑛法师心系国
读罢这本书。我又在互联网上寻找了更多圆瑛法师的事迹。翻开他的语录。我不禁被他精益求精的态度。广博的济世情怀所感动。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深夜。终于忍不住渐渐睡去……
在沉入黑甜乡后不久。我在朦胧中看到一个光点——它悬浮在半空中。似是要引导我前行。我随它一路跌跌撞撞。竟是突然急速下坠。我惊恐地想喊。却发不出声音……
回过神来。我已坐在一个简陋的石屋内。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视角。只能看着“我”从水盆中拎起帕子拧干。走向房内唯一的木床——那儿躺着的。赫然是还未剃度出家的圆瑛法师!截然陌生但也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发梦。只是不能也不愿从中醒来。
这时我听见“自己”问他:“儿啊。你放弃那大好的前程去念佛。这是何苦呢。”
年轻的圆瑛法师面色苍白。气若
我心头涌上一阵复杂的感情:有疼惜、有心酸、也有些微的欣慰——这份为了大爱自愿斩断尘缘的决心在世间何等难言可贵!我未曾生育。此刻居然在梦中体会到
待我魂归。面前已是炮火隆隆、生灵涂炭的无情战场。
“我”衣衫褴褛。手脚也都是血污。我虽感觉不到疼痛。但绝望和无助感在瞬间淹没了我。挣扎着站起无果时。面前出现了一只宽厚的大掌。“我”似是被惊到了般地慌张抬头——映入眼帘的果然是圆瑛法师慈祥的脸庞:他和我方才见到的青年时期相比褪去了年少稚气。不减的仍是那份稳重沉着。
“我”借着法师的帮助站稳了身体。他念了一声佛号。敛袍欲走。“我”却上前一步。抓住了他的衣袖。法师静静地望着我。电光火石之间。我终于忆起这个场景——这是“七七事变”后。圆瑛法师任中国佛教灾区救护团团长的时候!不久的之后。法师便会被日寇掳走。受尽折磨……
“我”开口道谢。问及他为何要亲自上战场做这些事?圆瑛法师轻轻点头示意。笑道:“挺身而出。惩一以儆百。诫少以救众。负起抵抗侵略的救世之工作。这是大悲大勇的菩萨行。”
语毕。法师转身离去。“我”就那样呆呆地立着。见到法师将要走远。许是我内心的焦躁占了上风。我竟控制着这具身体。大喊出一句:“您别!”
圆瑛法师顿足回首。却未发一言。只是将食指竖到唇边。
嘘……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他仿佛不是在与“我”对话。而是透过了这非我的肉身。在对虚渺的我劝诫!
原来他一直都明白!明白却依然无畏、从容。这是一种怎样的觉悟!
我在震惊中再次下坠。心中激荡难平。即便“我”已经慢慢沿着长廊行至一个素净的内室。景色几度变换。我也只是神游天外。默默消化着这份难以名状的情绪。
“如何行使佛子的使命?”
“我”充满悲痛的声音在房内回响。周边响起一片低低的呜咽抽泣——我这才发现。房里站满了面目模糊的僧人。他们围着的。正是缠绵病榻的晚年圆瑛法师。法师的面容已经风霜。但更显目中慈悲。他微微笑着。沉思片刻即道:
“发菩提心。严持净戒。弘宗演教。利乐人天。&rdquo
“为法为人为证菩提。爱国爱教爱护和平。”
察觉到周身熟悉的下落感。我意识到。这将是最后一次在梦里见到圆瑛法师。这种预感让我急切到泫然欲泣。眼眶渐渐模糊。他的话也听不太真切。但那句“为法为人为证菩提。爱国爱教爱护和平。”确是不敢忘的。
恍然惊醒。泪湿枕襟。我忽然发觉。在梦里与圆瑛法师的三次“对话”。其实都是我潜意识里将他的语录记在了心里。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这次奇妙而幸运的共情之旅。促使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圆瑛法师始终把弘法做人。利民护国。饶益有情看作成佛之甚。众善之首。正如学诚法师所言:圆瑛法师一生横跨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人生轨迹也表现出传统和现代两种佛教色彩——同时朝向出世间的佛国和人间的世事;这样的矛盾和统一。不但完整继承了汉传佛教的教证精华。还让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在新时代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可谓印证了那句:“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虽不求名却名满天下。”
我们怀念圆瑛法师本人。更怀念那个年代高才大德倍出的优秀学习氛围。时代进步、科技发展。这都为中国佛教的发扬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同时生活的快节奏、浮躁的风气也开始侵蚀旧时代传承下来的佛教纯净性。在这样大文化环境的冲击下。学习如何像圆瑛法师那般始终保持本真、一心向善。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2/14164734947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深切怀念圆瑛法师——记一次与圆瑛法师的隔空“对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深切怀念圆瑛法师——记一次与圆瑛法师的隔空“对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