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曙师问道:张忆鸣先生做客太仓同觉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书法」曙师问道:张忆鸣先生做客太仓同觉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曙师问道之文人学佛那些事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恒)
现场认真听讲的观众(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恒)
曙提法师与张忆鸣先生及父母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恒)
4月22日下午。由太仓同觉寺举办的《曙师问道》第三期在同觉书院如期举行。本期《曙师问道》邀请到知名青年书法篆刻家张忆鸣先生做客。就书法、文化、学佛等话题。与现场及网络前的朋友进行深入交
张忆鸣先生不仅是当代优秀的青年书法篆刻家。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在回忆其学艺及学佛的经历时。他谈到。学习书法同学习佛法一样。并没有特殊捷径可走。唯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成就。而谈到如何处理工作、兴趣以及修行的关系时。张忆鸣先生则认为。作为一位在家居士。不能将修行与生活割裂开。乃至一味地拘泥于自身的宗教徒身份。而应该将修行融入到生活。在待人接物、工作处事当中去实践佛法的智慧;同时他也提到。现
在同觉书院。张先生目前担任《书法与抄经》一课的授课老师。对此。他讲道:“抄经起源于佛教传入初期。那时印刷技术不发达。经本来之不易。因此人们对于抄经更容易生起恭敬心。而随着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捷。当代的人们反倒难以对佛经生起稀有难得之心。因此抄经作为一种修行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佛经生起恭敬之心。同时。抄经也能够训练人的耐心和专注力。进而学会如何调伏其心。”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的禅字禅画时。张老师认为。书法的法字有法度之意。书法虽是一门艺术。但同样有其一般规律。若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求奇求怪。可能难以体现出书法的价值。因此他建议。作为书法爱好者。还是应该老老实实。按照古碑帖。一步一步地临摹练习。
访谈结束后。张忆鸣先生的父母也受邀登上讲台。并同曙提法师一道合影留念。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4/141651349975.html
以上是关于「书法」曙师问道:张忆鸣先生做客太仓同觉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书法」曙师问道:张忆鸣先生做客太仓同觉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