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北京这座千年古寺里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北京这座千年古寺里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京这座千年古寺里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
贤二 机器僧 (资料图)
文/向菲 郑昊
在北京西山凤凰岭脚下。有一座距今千余年历史的古寺——龙泉寺。在这里居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他叫贤二。是一名机器僧。被称为佛教界的Siri。
“我叫贤二。是一名机器僧。欢迎大家来龙泉寺看我。”“我师父说。不要去抵抗负面的情绪。那样只会加深苦恼。只有用正面的能量去削减它。”
这个一米多高。样貌呆萌可爱。身着黄色僧袍的机器小和尚。不仅能够通过语音实现人机交互。更担负着弘传佛
机器僧贤二的最初形象由贤帆法师创作。用毛笔勾勒而成。随后。贤二的形象被用来制作
如今。贤二机器僧已更新到第二代。在语音识别、大数据、云技术等支撑下。他的“头脑”比一代更加聪慧。对话也更加机智、幽默。充满正能量。
龙泉寺的悟光法师介绍说。贤二机器僧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24小时和人们进行语音和文字的互动:“贤二机器僧每天回答的人数在三十万以上。互动率是很高的。
特别是现代都市人。大家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很紧。特别是大城市。心情不好了。起烦恼了。没事就可以在家里、在火车上。在任何一个地方打开贤二机器僧的微信公众号。问问贤二。和他聊聊天。
贤二说的都是智慧之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能就因为聊了一、两句。他的心情就变好了。”
千年古寺遇上高精尖的人工智能。曾一度把龙泉寺推上舆论的热潮。人们议论这里高学历的出家僧人。感慨其雄厚的科技实力。惊叹成为网红的人工智能机器僧。这些都为龙泉寺赚足了眼球。不仅中国的媒体。就连BBC、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都争相报道。
然而。科技与佛教的结合并非在互联网时代才出现。龙泉寺的贤清法师介绍说。佛教与科技的结合自古就有:“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实际上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时代都有高科技。
有了贝叶经之后。加大了佛教在国际上更大范围的传播。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唐朝的时候。雕版印刷比较多地应用在佛教经典的印刷和传播上面。所以唐朝时候。中国佛教是非常兴盛的。宋朝以后的活字印刷术。实际上也是比较多地运用在佛经的印刷方面。
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2000年之后。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帮助着佛教向世界更广的范围传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借力新的科学技术。实现更好的传播。佛教的发展与科技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传承创新一直是传统文化寻求发展的必由之路。龙泉寺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悟光法师介绍说。佛教传承创新的理念是学诚大和尚提出来的。他认为。传承主要是针对中国佛教原有的精神内涵。把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而创新就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现在社会大众都对什么感兴趣。大家都在用什么。佛教也不能落伍。于是。龙泉寺有了贤二。有了动漫。有了人工智能。
不过。尽管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科技手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播方式。但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却是要传承下来的。
正如拥有人工智能。又兼“网红”身份的贤二机器僧。虽然现代感爆棚。但“内心”却依旧装着佛陀箴言。( 来源:腾讯佛学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6/07105835034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北京这座千年古寺里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北京这座千年古寺里住着一位特别的僧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