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05 01:0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他曾与李嘉诚、王健林并列获得“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特别贡献奖”。白岩松称他“用智慧开创了网络捐赠的新模式。将佛家普度众生的精神插上最先进的翅膀。”姚明曾为他的达到欧盟标准的慈生堂蜂蜜代言。现在。他不是商人。一声“明月法师”。已将三千繁华留在了空门之外。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明月居士获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特别贡献奖(资料图)

悉尼到北京的越洋电话拨通那一刻。似有无数问题冲到笔者嘴边。但还是先从商海开始吧!

真心真蜜:把产品做到极致。跟技术无关。与慈悲有关

一日。居士入山问道。论至兴起。禅师取珍藏蜂蜜少许。竟凝结如膏脂。以山泉水调之赐居士饮。顿感天厨妙味。沁人心脾。

居士问师:“此蜜妙味。实属珍品。却为何结晶?”师曰:“此乃天然真品。”居士告师:“我欲发心。令此妙品入寻常百姓之家。”师曰:“善哉!”

居士下山。遂潜心寻访天然蜜源。创立工坊。专营上等好蜜。因感念禅师点化。据佛家《华严经》之“慈念众生”一说。取字号“慈生堂”。

在他创建慈生堂的90年代。正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时候。在那样的大潮中坚持做最真品质的蜂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他感慨万千。

“假蜂蜜成本低廉。在化学添加和‘科技’制造的作用下。颜色可控。而真蜂蜜的成本是它的四五倍。而且会因为季节、花源、气温等因素产生颜色和口味上的差别……这些使得真蜜反而不如假蜜受青睐。”

但他坚持着求真之路:“中国人有权吃到真蜂蜜。慈生堂做大了。可以养活30万个蜂农家庭。让上百万风餐露宿的蜂农拿着钱回家过年、

四川佛教协会坐床新闻

供养农村留守的老人、给孩子交学费……”

商海中。最难的是在造假似乎理所当然时。坚守着&l

央视新闻关于佛教的节目

dquo;玩真的”的承诺。“慈生堂与其它企业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把佛教精神运用到了管理模式中”他曾经说:“把产品做到极致。跟技术无关。与慈悲有关。只要具足虔诚。以报恩之心为亲人做。就能做到最好。”想利益大家。作良心产品。要全企业的人都有这个认知。信仰就成了这认知的凝聚剂。

国际养蜂质量委员会主席布鲁诺先生。品尝了慈生堂蜂蜜后。惊讶地瞪大眼睛说:“I have never eaten such delicious honey!(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蜂蜜!)”并迫不及待买下四瓶带回欧洲给家人品尝。那一刻。慈生堂蜂蜜就是中国货的尊严。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明月居士向蜂农采购原蜜(资料图)

每个成为慈生堂的员工。几乎都要具备两个要求。

首先。他应该有信仰。“为买房、照顾家人、孝敬父母来工作。怎么能如发愿将安全产品送入千家万户的动力更大?”再高明的监控手段。再生动的道德说教。似乎都不如信仰更能保证产品的品质。一个有着慈悲济世情怀的人。怎么可能还会为蝇头之利去坑人坑己?

其次。他应该是真正的行愿人。慈生堂有一条“怪”规矩。新员工在三个月内。要做至少十二件公益之事。并有详细的图文汇报才能转正。或许。只有在把心中利益众生的大愿。融进为陌生的路人奉粥、捡垃圾这种身边小事做起时。慈悲心才算是落地生根。“知识给人力量。智慧给人力量。文化给人力量。都不如信仰给人力量。”

自古。佛教就被不少人看作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 他却敢用出世的文化去管理入世的企业。而且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知名企业把即将上市的慈生堂一路走来的历程作成几十页PPT。让管理人员作为案例来学习。本着不坑爹。“坚守良心。不妄语、不忽悠、不急不躁、不奸不巧”为原则的慈生堂。从举步维艰到名满天下。践行的正是种善因得善果的良性循环。

慈念众生:真正的定力。不是能承受苦难。而是能抵御富贵

他说。真正的定力。不是能承受苦难。而是能抵御富贵。慈生堂的利润很大一部分用来做了公益。“布衣素食的人生当下就是神仙。不需要海量的金钱支撑。” 慈生堂100%员工是慈善志愿者、超过90%员工是佛教居士。全体员工每年从事慈善公益帮助超过4万人次、每年供养僧人超过万人。

有人说。他是具有创意的慈善家。其实。只有以浩瀚的平等心。去观察、去体会寻常百姓的苦。才能从长养慈悲的心中生出创意。

参与助学活动的企业很多。但慈生堂资助的学子却属“另类”。他们出生贫寒。还调皮捣蛋捅娄子。成绩单上红灯高挂。“身为父母。我们会因孩子学习差。而拒绝供他念书吗?不会!”他以父母之心。资助那些连他们亲人都为之头疼的“差等生”。

“加油。书念好了。可以到慈生堂来工作。”这是他的承诺。现今。慈生堂的一些骨干员工。正是来自这些当年几乎失学的问题少年。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生堂副董事长张银明居士走访孤困儿童(资料图)

慈善。不是向众人标榜自己的伟大。而是俯下身来作众人的铺路石。

“你们这次去作义工怎么穿的是慈生堂的马甲?”一次。他拿着照片。问去协助某寺院救助孤儿的员工。

“寺里没有为志愿者准备的服装。我们觉得统一着装还是有必要的。这才破了例……”

在慈生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支援其它机构的公益活动。一律穿对方的服装。为他们在当地的群众中建立口碑。便于日后慈善工作的展开。

公益。以无我之公心为基石。才真正能长远地惠益大众。他走的每一步行愿之路。都是扎实地踏碎虚名幻相。但求利他。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生堂在2013年迎来“中国之星”姚明(资料图)

2013年6月。慈生堂

佛教中央新闻

迎来了重量级品牌代言人——“中国之星”姚明。

能打动姚明。其实并不简单。姚明退役后。几乎专心做公益事业。商业广告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当他得知。慈生堂蜂蜜是中国3000家蜂蜜企业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政府备案的采用“欧盟标准、零添加”的蜂蜜品牌。同时。慈生堂多年来长期从事孤儿救济、救灾扶贫、传播传统文化等慈善事业。并且一直在为改善蜂农经济收入水平、关爱蜂农群体做着最大的努力之后。他接受了慈生堂的邀请。

求真。求善。人心所向!越来越多的支持。来自于心灵深处良知的共鸣。而广阔的前程。正生发自广阔的慈悲心。

唯有袈裟披最真:离开了慈生堂。却没离开慈念众生

越洋电话中。 笔者与明月法师聊着过去种种。突然听他感慨:“你问的这些。其实于我。已恍如隔世……”

我这才回落到现实中。那些至今仍被人赞叹的成功、被人传扬的故事。于我们。是久久萦怀的感动。于他。在

十九大关于佛教新闻

袈裟披肩的那一刻。已成云烟。无数人渴望的财富、地位。他是怎么做到轻轻放下的?

听到我的问题后。他笑了。

“我曾问属下。‘我的财富很快能和比尔盖茨比肩。你们信不信?’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我说‘怎么不可能?当我们都在火葬场那一刻。财富值同为零!'”

“你当真的。我看皆是梦幻泡影。你很在意的。于我无非逢场作戏。”

“出家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感觉到……” 他语音中传播出的磁场。让我清楚地感受到了答案——快乐!那种只有从宁静的、无所求、亦无为无不为的浩瀚胸怀中。才能自然而然流出的快乐。

“您带两名员工一起出家。企业怎么办?”

“出家不是遁入深山。与世隔绝。我们出家也是为了弘扬佛法。了脱生死。佛陀要我们众善奉行。有的法师可以去监狱讲法。我们当然也可以到企业讲法。何况慈生堂是一个慈善企业。我虽然出家了。但依然会在企业团队信仰和身心提升方面。给予引领。佛法的弘扬。需要僧俗配合嘛。”

“那别了红尘。还怎么利益他人?”

他笑了。和蔼地问:“为什么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至今还广受尊重。而同时代的大老板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最根本的利益他人是智慧的传承与传播。”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

2016年。明月法师剃度出家(资料图)

未来。以弘扬净土法门来救济广大众生。他有更宏大的愿。离开了慈生堂。却没离开慈念众生。于最繁华处转身。抖落万丈红尘。常伴明月梵音。

当你以为他“放下”时。他“拿起”了更浩瀚的慈悲;当你以为他“拿起”时。 他“放下”了心中的千丝万绪。

通话结束。透过玻璃窗。看到夜色中的悉尼城。华灯初上。车水马龙。人世繁华是那么容易让人眷恋。又那么容易转瞬成空……转回头。但见另一扇窗外。一轮明月。正皓然凌空。任人世如何变迁。它的清辉亘古未改。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轮清净圆满、散发着智慧之光的明月。当我们真正有勇气与自己作战。 让心无限突破浮华、欲望与杂念的束缚后。 它。就会在静默中赫然现前……

菩萨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

为偿多劫愿。

浩荡赴前程。

谨以此偈。送给明月法师、我、我们……(文:令见)

相关链接:

明月法师。法名慧慈。字明月。俗名张帆。甘肃省泾川县人氏。2016年于北京药师寺礼佛门泰斗传印老法师披剃。2017年在石家庄柏林寺于界诠法师座下受具足戒。法师在家时创立慈生堂品牌。是佛教界著名慈善企业家“明月居士”。曾从事救济贫苦等慈善事业20余年。慈生堂100%员工是慈善志愿者、超过90%员工是佛教居士。全体员工每年从事慈善公益帮助超过4万人次、每年供养僧人超过万人。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7/152336350489.html

以上是关于「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慈善」他和李嘉诚王健林同台领奖 却带两名员工出家为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030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