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陈坤:因名利而迷失 由禅定重新找到自己,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陈坤」陈坤:因名利而迷失 由禅定重新找到自己,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坤:因名利而迷失 由禅定重新找到自己,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
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我将永远被财富牵着走。心是被动的;当我主动的时候。我就做了自己的主人。
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我希望我的血液在未来流得更干净。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清凉。自自在在地演戏。自自在在地享受生活。
——陈坤
迷失的三年
据说。人在两种状态里。都会遇到魔鬼:一种是失意的状态。一种是得意的状态。不过。在我看来。得意时更容易遇到魔鬼。更容易迷失。人在普通生活的时候。会有些诉求和希望。不管这个诉求和希望是实在的财富还是带有虚荣心的成就感。起码有所寄望。可当财富和名誉突如其来超出预想。当命运女神突然眷顾让你春风得意。反而会让你感到害怕。你会突然迷失。
从2003年到2006年。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好像得到了一切。然后。迷茫也来了。我还能做什么呢?以前没房子住的时候。我觉得人生有希望有目标。希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拥有一些东西。
我十几岁的时候是有计划的:我以后要租个房子。我要去赚钱。我要分期付款买一个房子。我要努力工作去还款。我要去旅行。我要去吃好吃的。我要吃涮羊肉……可是这一切突然间变得不一样了。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名声打乱了我从记事以来对人生的计划。而且它们强大到足以消灭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自我进取的希望和快乐。
在我原有的人生轨迹里面。可能一个月挣八千块钱已经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了。但是它一来就来了五十万、八十万。一切都来得太快了。突如其来的名利把我撞上了另外一条轨迹。那条轨迹是我不能控制的。
这一切好像都是环境在带着我走。而不是我自己想要的。
我十九岁来北京。原本的目标是想
当我稍稍冷静下来就发现。我的人生有点像空中楼阁。得到的一切让我感觉很不真实。我不是一个坦然接受一切的人。我会思索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到我这儿来。当我得到一个太猛烈的、没有根基的、并不是跟付出成正比的回馈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兴。接受一个东西对我来说一定要有道理。但是它的道理来自哪里?太莫名其妙了。在我的思维方式里面。对于不成正比的收获。感到很不安。
从 2003年到2006年那三年里。我的内心一直都恐慌不定。当我很辛苦地拍完戏回家。回到我在北京买的房子。跟母亲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时感到很温暖。他们都很照顾我。虽然在家里的时候是天堂。但是每次我离开家的时候就特别恐慌。因为我老是觉得“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莫名其妙拿到一个财富。也可能莫名其妙招来了一个灾难。对于我来说。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件坏事可能是另一件好事的开始。或者一件好事是另一件坏事的开始。
有一天我开车在路上。看到繁华的街景。如梭的车流。穿行的人群。突然间觉得特别害怕!我觉得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我随时会失去它们。或者它们失去我。那天回到家里。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所有的银行卡全部交给我的家人。把卡的密码告诉他们。就是怕自己有一天会突然死掉。
那段时间我得了抑郁症。整夜整夜的失眠。厌世、悲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有几次我靠近窗户。差点跳下去。同学和朋友都觉得不可理解:你现在条件这么好了。为什么你还会想这么多呢。该玩玩。该吃吃。其实完全不是。我的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那是我人生中最迷惘的三年。我从得到名利后的欣喜。到膨胀。到厌恶。再到恐慌。最后跌落情绪的谷底。我想了很多办法想从那种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身边的人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但是成效都不大。那几年总觉得内心缺点什么。又不知道缺的是什么。
后来才知道。是缺一个核。
2007年。我开始寻找一个方法。让我放松和平静下来的方法。也许有的人会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说“我很厉害。这一切本该属于我”。但我做不到。我不能假扮“我比别人强。所以这些东西就是属于我的”。那我就要找个方法。
起初我用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再就是逃避。但这些都治标不治本。经验告诉我。解决问题不应该从外部一个一个地解决。而是要从内部解决。
我找到了那个方法。就是“禅定”。
十几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打坐。没有人教过我。我好像天生就会打坐。小时候经常自己没事就打起坐来。身边的朋友还曾经笑话我是“怪胎”。成名后的那几年。因为内心的浮躁。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坐了。有一天。当我反思自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打坐。我开始一个人在家里打起坐来。
打坐是一个可以让内心变得安静的一种方式。首先你要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让呼吸很平静。这样你的内心也会变得安静。然后你可以跟自己对话。那一天。当我慢慢放松。进入内心。有个东西就打开了。我发现。对于我正在经历的一切。唯一的方法就是坦然面对。当我面对之后。我发现我有了勇气。然后我什么都不做。就是放松。去面对它。
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命运把我带到这个地方。是有它的深意的。我不能因为它将我拖离了原有的轨迹就狂躁、不安。甚至想放弃。人生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走的人。无论你走得好与不好。你都要走下去。面朝前方地走下去。心态积极地走下去!
我小时候觉得坐头等舱的人都是一些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或者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是我并不觉得我自己对这个社会做了什么。或者我的才华、我在表演上的专业能力、我的文化修养程度。让我可以去享受这种待遇。
我忽然明白。财富的拥有或许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我是不是可以给财富一个正面的导向?用我所拥有的财富与资源去帮助更多的人。我拥有的东西才有意义。我的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那一刻我又明白了一层更深刻的哲理: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我将永远被财富牵着走。心是被动的;当我主动的时候。我就做了自己的主人。生活中很多成功的人。包括以前的我。总是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现在我明白了。缺的是内心的一个核。一个正面的力量。我找到了那个核。就不再恐惧了。
2008 年。某一天。我豁然开朗。心里生出了一个强大的信念:我的生命中不光有我的家人需要我照顾。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我未来真正要去努力的方向。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帮助他们的生活远离痛苦。帮助他们的心态远离灰暗。当我生出这个信念之后。我的心里重新充满了力量。对未来也生出了新的希望。
从2003年因名利而迷失。到2008年通过禅定找到自己。这中间差不多有五年的时间。我的人生绕了一个很大的弯路。我在想。假如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的人生是on the way的。无论你遇到挫折还是沮丧。你都不能停下来。要继续走下去!人生的意义就是往前走。心态正面地大步朝前走!”那么在我后来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正面的心理导向。我就不会走那么多的弯路。
健康快乐的人都是佛
陈坤说:“心有很多层面。其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第一是凡夫心。就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会制造和沉溺于负面情绪和思想的心;我们就是在这种混乱、迷惑、没有规律、反覆无常的凡夫心作用下。不停地变化和死亡。
另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也就是心的底蕴。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所触及的。目前。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但我们却未看出来。因为它被我们的凡夫心包得密不透风。
当人们了解他们内心的心性时。他们将会珍惜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多么美好。并乐意为保存这个世界而奋斗。不管我们是谁。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当的环境及如法的训练下。体悟到心性。”
此时的陈坤是一个传教士、一个布道者。更是在诉说他内心体味到的喜悦。
在现在许多人要以某种形式来寻求内心的心性并得以平静时。陈坤解释到:“相信佛教的人很多是注重方式的。有些人通过一些修炼的行为对自己达到一个约束。并且这些行为可以填补身心的空虚。得到心灵的净化。那么是收益良多的。
但在我内心深处佛教只是一种智慧。所以在这样一个态度上。形式主义对我就不那么重要了。在佛教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求真理和内心解脱的方法。每个人都不可去评说别人的方法是对是错。只要跟随自己自在的上师。就能找到真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佛的种子。我个人认为不是皈依了佛才是佛教徒。在我的意念中只要行善的人。健康快乐的人都是佛。只是名称不一样。”
放生是给它们一个再生的机会
陈坤说。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跟朋友们相约着去放生。
“在固定的环境生活惯了的动物突然被放到自然环境中很可能缺乏了生存的能力。我们放
“在我来说。‘放生’就像打坐一样。也许。有人可以刹那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下子就解脱了。也有如我这样智慧不高的人需要渐渐领悟。怎么领悟?是要一些形式慢慢去感受。”
佛教都是针对自己的心。内在的自省
陈坤每天早晨都读《金刚经》。每次都读完。但每次读的感受都不同。这已成为他的
“我看《金刚经》也许看不懂某一部分。但是我不需要懂。我30岁看不懂没关系。每天都读。迟早有一天我会领悟。用我自己领悟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是在追求这个形式。这个形式让我很舒服。它很可能是陈坤必需的。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 在《金刚经》里面说。‘形式’可以说叫‘形式’。也可以不叫‘形式’。只是名字这样叫而已。‘打坐’可以叫‘打坐’。也可以不叫‘打坐’。只是名字叫‘打坐’。不是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生活、让自己净化的方式。就像喝东西。苦甜自知。不管是修行的方式还是理解的方式。佛教都是针对自己的心。内在的自省。”
“所以。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不用在意外界对你的评价。当你越来越坚持一个崇高的理想。拥有一个很好的心境的时候。你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强。这样每个人才是真正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就有一种自然的魅力。一千个人学佛可能会流露一千个状态。不用在意。目的都是得到平静和解脱。”
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
学佛是否在找寻一种精神寄托?陈坤的回答是:“寄托是第一个层面的。是一种需求。有需求才有寄托。而现在。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我希望我的血液在未来流得更干净。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清凉。自自在在地演戏。自自在在地享受生活。
我们很少自省。因为我们老是在外面找。所以外在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我们在里面找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外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的需求。所以你就会变得很自在。”
“我经常看一些隐士。他们的生活境界让我感觉很雅致。但话题永远是辩证的。难道只有到那样清静的地方才能找到自在吗?有句话就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其实。外在的起落。压迫。也是让我们修行的一个课题。
就像我享受别人称赞我帅的时候。我一定要面对有一天我不帅的痛苦。如果那一天我很痛苦。我也很高兴。说明我还有感知力。不要拒绝烦恼和痛苦。有多深的失恋就有多美好的爱恋。你和一个人相爱。分手的时候有多痛苦你就知道你爱他有多深。”
“修佛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这是很愚昧的。只是希望自己的智慧会增长。我很高兴当我能够面对自己自然存在的时候。我可以畅所欲言。这个时候我是真诚的。”
修佛的人未必是苦行僧
在陈坤看来。修佛的人未必是苦行僧。“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我希望家里每一个角落看起来都很
“我还有更多的梦想要实现。当你明白这些。那些东西拿走和留下都没有多大问题。有人也会问我。有些奖你想拿吗?谁不想拿?如果只把这个理解成虚荣那就太浅薄了。
某种意义上讲。拿奖对一个演员是一个很大的助力。大家都希望通过一些奖项得到肯定。所以我会努力拿一些奖。就这么简单…
原来我也会逃避。但是现在我一点也不逃避我自己的愿望。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篇采访。会理解到我的梦想。跟我产生共鸣。”
“我无法去完成别人所想象的既定的原则。我只想做陈坤。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缺少一个用心去感受梦想的机会。为什么很多大老板愿意背着包去爬山?他寻找的是内心的释放。
我们将来面对的问题就是。当物质有一天满足了我们的时候。我们最终的梦想是什么!我觉得现代的年
人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方向感。”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08/115128350691.html
以上是关于「陈坤」陈坤:因名利而迷失 由禅定重新找到自己,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陈坤」陈坤:因名利而迷失 由禅定重新找到自己,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