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大慈恩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慈恩寺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大慈恩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始建于648年(唐朝),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在原隋代无漏寺废址上所建,更名为“慈恩”。652年,玄奘为珍藏从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本佛典,仿西域建筑形式修建五层方塔安放梵本,此即大雁塔。1548年铸造铁钟一口,重三万斤,上铸有“雁塔晨钟”字样,悬挂在钟楼内,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后历代屡有修建。今日的慈恩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初,评为首批全国4A级旅游景区。近年修复了大雁塔,新建成玄奘三藏院。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突出,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游客也纷至沓来。
[寺院胜景]
大慈恩寺山门
南广场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的寺院,占当时进昌坊半坊之地,共有十余座院落,现存寺院面积仅是当时的一个西塔院。现在的大慈恩寺座北向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寮房等。
寺院最北面建有著名的大雁塔。当时寺院建成后,即由朝廷延请玄奘法师任慈恩寺上座,设置译场,在此主持翻译佛经并讲经说法。玄奘为珍藏从印度带回的大量梵本佛典,于公元652年仿西域建筑形式修建五层方塔安放梵本,初名慈恩寺塔,后据天竺寺僧葬雁建塔的故事,改称大雁塔,沿用至今。塔原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经五十年风雨剥蚀,公元701—704年用纯砖重加营建为七层,后又改建为十层,遭兵火破坏
[当今住持]
增勤法师,1962年生于甘肃,26岁时以佛教为信仰与精神支柱拜入西安大兴善寺方丈慧雨法师座下。他从当小沙弥做起,一边干活,一边精心研习佛教文化、佛学经卷。又先后 担任大兴善寺知事、副监院、西安市佛教协会秘书长等职务,走上了佛寺管理之路,1995年9月,增勤法师由密宗祖庭大兴善寺转至唯识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任监院,在2000年11月21日,增勤法师升座为大慈恩寺方丈。而在这同时,大慈恩寺可谓四喜临门,即:玄奘法师诞辰1400周年纪念日、玄奘三藏院落成典礼、玄奘顶骨舍利回故地安奉、方丈升座法会,这一天见证了大慈恩寺新的辉煌与成就,同时也是大慈恩寺以新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的一个开端。现任大慈恩寺方丈、西安市佛教协会会长。
[交通通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塔路117号大慈恩寺
邮编:710061
电话:+86-29-85510109
网址:www.daciensi.org
原文出处:http://www.fjnet.com/msgc/nr/200812/t20081231_101888.htm
以上是关于大慈恩寺-大慈恩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sim/6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