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大德故事: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大德故事: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德故事: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
唐朝的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印度婆罗门僧人佛陀波利,怀着最虔诚的心、远涉千山万水、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中国山西省五台山下。佛陀波利心诚至感,遂以五体投地向山顶顶礼,随后一步一拜,拜向山顶。他以无限悲切的心,在心灵深处言语:自从佛陀入灭之后,所有的大圣贤大菩萨都难以寻求踪迹。唯有大士文殊师
在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佛陀波利开始了取经之旅,一路上风餐露宿、困难重重。然而他以坚强的毅力、永不退转的虔诚、一心救度苦难众生的大慈悲愿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踏过荆棘满途、崇山峻蘞;以及一望无际,四野没有人烟的戈壁沙漠。经过了一个个寒暑,奔波跋涉达六年之久,再次来到中国西京。
唐朝当时的法律规定,把梵文的经书翻译成汉文是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佛陀波利求见唐高宗李治,告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不可思议。并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梵文原本交给了唐高宗,请高宗准其翻译成汉文利益众生。
唐高宗敕命日照三藏法师及敕司宾寺典客令杜行顗等,在宫廷内共同翻译这本经书。但却将经本禁在宫庭之内,不得外传。随后又赏赐给佛陀波利上等的丝绢三十匹,以此表彰佛陀波利传经的功劳。
佛陀波利见此经被禁在宫庭之内,不能流入民间,广利众生。心如刀割、悲痛万分。他泪流满面,向高宗奏请到:“贫僧历尽艰难,冒着性命危险,千里迢迢,取得经本,来到中土。贫僧的一番心愿是希望普济众生、救拨苦难,并不是贪图赏赐财物,更不是要得到任何名利。还请皇上将经本开禁,流行民间,使万民百姓及幽冥含灵,都能同受佛光法益啊!”
唐高宗见佛陀波利言恳心切,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便将译好的汉文经本留下,把梵文经本交还给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得梵本后便去到西明寺。访得善解梵语的汉僧顺贞法师。再次奏请唐高宗赐准其与顺贞法师一同翻译此经,唐高宗准其所奏。佛陀波利便在西明寺与顺贞法师并和寺中诸大德共同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经翻译完成后,佛陀波利便带着经书的梵本原文去了五台山。在五台山上,佛陀波利得到了文殊师利菩萨的接引,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见到佛陀波利出山!
至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于此前后所翻译的两个版本并肩流行于唐代。其中小小语有不同的地方也没有人去怪它。
过了五年,在唐朝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有定觉寺的住持志静法师,因为停留在神都魏国东寺,亲自拜见了日照三藏法师时,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上呈,向法师咨受神咒。日照三藏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过二七十四日句句委授,具足梵音一无差失。为了使译咒不要有差池,更是取出旧翻梵本一一勘挍。所有有脱落和错误的地方全都改定。咒句和杜行顗令第一次所翻译的稍有不同的地方。都在此次新咒改定不错,并注其音。到了永昌元年八月。志静法师在大敬爱寺面见西明寺上座澄法师的时候,问到当初为什么事逗留在神都魏国东寺时,志静法师讲到原委时也和上面所讲的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以上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最初缘起。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59338.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大德故事: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大德故事: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