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一滴水的思考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9 01: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一滴水的思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一滴水的思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单纯而透明,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把一滴水用火焰炙烤,它会化为高天流云,如果把一滴水冻结成冰,它将坚不可摧。如果把一滴水弃之脚下,它将会渗入土壤滋润大地。如果把一滴水摔碎了,它只会化成更多滴水。一滴水,虽然渺小,它却可以穿透金石。能上下,能屈伸,能聚散,韧性十足。
传说仪山禅师有位性情谦和、恭顺勤劳的弟子,平时侍奉禅师的生活起居。一天晚上,仪山禅师要洗脚,弟子提一桶热水倒进盆里,水太烫了,弟子赶紧加一些冷水

佛教救狼的故事

进去,随后倒掉了剩下的水。仪山禅师责备他:还有半桶水,你就这样轻易地把它到掉!就算只有一滴水,如果给一个饥渴的人能解渴,给草木花卉能滋长。
一滴水里蕴含着天地无限的生机,不懂爱惜,怎么能和诸佛接心,与祖师相应?年轻的弟子挨骂,不仅没有懊恼,反而开悟了,从此就改名叫滴水。他努力修炼,不久就道行很深。上堂说法不谈玄妙事,只从滴水谈起。日后,便成了著名的滴水和尚。
其实,水本是一种平常的东西,可在不同人的眼里,它的内涵大不一样。一般人看来,水不过汇流成江河湖海,是用来做饭的原料,是用来解渴的饮品。“水深波浪静,学广语声低”,有修养的人将水比做宽广的胸怀,以此勉励自己。科学家的心目中,水是一

佛教动画故事观世音菩萨造像

种化合物,可以分解成许多不同的成分。哲学家的眼里,水有载舟覆舟的巨大威力。
文学家眼里,则把水比做女人,比作爱情,比作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佛界之人则将水作为悟道的一种载体,以达到虚空无我,能够以参禅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达到开启心灵的境界,精心思定,乐在其中。在他们眼里,凡事皆禅,无论山石草木还

佛教传奇小故事

是鸟兽虫鱼,都会悟出禅的道理来。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又一次考问弟子:一滴水怎么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答

佛教劝人想开点的故事书

案。佛祖回答:把它放到海里去。在佛祖看来,一个人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这滴水一旦投进了大海,它就与周围的同伴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了。如果离开了群体生活就不能维持生命,不久就会干涸。
人生在世,不可能在真空生存,只有投入到社会的大海,才能变得坚强、智慧,才能体现爱心和善良,去关怀他人,也就受到他人的关怀。才能充分展示人生的价值,享受人生的快乐。我们不妨学一学佛界高人,由一滴水联想开去。
滴水穿石,天道酬勤。只要勤修苦练,世上就没有学不会的技能,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要善恶分明,知恩图报。点滴之恩,也许就是雪中送炭,也许就是大漠之水,更是一种人间之情。
一滴水,随处可见,一旦顿悟,便是你的造化。滴水虽微,可渐盈大器。要珍视微小的事物,没有杯土无以成丘,没有滴水无以成渊。莫轻善小以为无福,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恶小以为无罪。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076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一滴水的思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一滴水的思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777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