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9 01: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

  七十一、船师悔责

  《本行经》上说:有一天世尊安祥徐步。从闭塞城来到恒河岸边。时值河水暴涨。水深流急。世尊要渡河。来到摆渡的地方。向船师说:“劳烦你渡我过河。”船师说: “尊者要我渡你过河。当然可以。但你得付给我渡河费。”世尊说:“我是出家人。舍弃一切财

佛教故事的句子

宝。视钱财如瓦石土块。所以我实在拿不出渡河费啊!”船师说: “尊者既然没有钱。那就别指望我渡你过河。”

  这对世尊忽见一群雁鸟。从恒河南岸向北面飞空而过。即说偈道:“诸雁群党渡恒河。不曾问彼船师价;各运自身出己力。飞空自在随所之。我介应当以神通。腾空翱翔犹彼雁;若至恒河水南岸。安隐定住如须弥。”言毕。腾空而过。

佛教历代名人故事

  船师见佛转眼间即过彼岸。心生大悔。因自责道:“我今幸遇大圣福田。而不知布施。不肯发心渡至彼岸。如是功德福田。当面错过。岂不可借!”言罢。闷绝在地。良久方醒。从地而起。即往摩伽陀国向频头王奏知此事。

  王闻此事已。即对船师下令说:“从今日起。凡是出家之人。要求渡河者。不得向彼索取渡价。”

  七十二、降伏火龙

  《因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想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有大名称。聪明易悟。然其我慢亦难摧伏。我今当往彼处。教以正法而度脱之。”于是来到迦叶所住处。

  时至晚暮。佛向迦叶借石室寄住一宿。迦叶说:“石室虽然寂静。但室中有毒龙。其性凶暴。恐遭伤害。”佛说:“有毒龙也不要紧。只要你肯借就可以了。”迦叶说:“你要是不怕。那就随意住进去好了。”佛便进入石室。结跏趺坐。而入正定。

  这时。毒龙见有人进室。就全身出烟;世尊即入火光三昧。龙毒心转盛。身中出火。火焰冲天。焚烧石室;而世尊身心不动。容颜怡然。

  迦叶夜起。见石室内满是烟火。以为这位年少沙门。好端端的。不听我的劝告。此番必定为毒龙所毒害。心中有所不忍。就令弟子迅速以水浇灭。哪知火不但不能浇灭。反而更加炽盛。

  而此时世尊在室内以神通力。早已把毒龙降伏住了。并化解了它的毒心。为它授三皈依。然后置于钵中。天明。世尊持钵而出。迦叶师徒俱来问讯:“昨夜龙火猛烈。尊者可否受到伤害?”世尊说:“我内心清净。任何外灾都伤

经典传奇中国佛教故事

害不了。室中毒龙。今在钵中。不信请看。”世尊即把钵举示迦叶。

  迦叶师徒见世尊处火不烧。降伏毒龙置于钵中。俱各欢喜赞叹不已。

  七十三、急流分断

  《普曜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来到尼连禅河边。这时河水泛滥。水流激疾。佛运用神通。走入水中。只见河水在佛左右两边分开。中间现出一条大道。佛行其中。左右波浪高出人头。

  迦叶见之。恐佛为水所漂。急同弟子乘船在河中寻救。佛见迦叶

莫高窟佛教壁画的故事

船从旁边擦身而过。即入于水中。从船底贯入船中。船底仍完好无痕。迦叶敬服。向佛礼拜。请求愿作沙门。

  佛说:“你且回去转告众弟子。如果能使众弟子们同心修学正道。岂不更好!况且你在国内是享有声望的人。为众人所钦敬。今要修学正道。也不应只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

  迦叶听从佛的教诲。即对众弟子们说:“你们可知道吗?佛的道德神通、慈悲智慧。是我亲眼所见过的第一人。使我心悦诚服。所以我今决定随佛出家。禀受佛戒。求作沙门。你等何去何从。各自随意。”众弟子说:“师父所尊信的。必不虚妄。我等愿皆随从而作沙门。”

  于是。师徒一众脱去外道服饰。连同事火器具。全都丢入水中。然后一齐来到佛前。稽首说道:“我等五百人。皆有信意。愿作沙门!”佛说:“善来!”迦叶等五百人同时剃除须发。而成沙门。

  七十四、二弟皈依

  《普曜经》上说:迦叶有两位弟弟。一位名那提。另一位小的名竭夷。二人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住在尼连禅河下游。

  这一天。有人发现河面上漂浮着许多梵志衣被什物及事火之具。随水下流。二弟惊愕不已。恐兄师徒五百人为恶人所害。或遭受洪水之难。乃急急集合五百弟子。逆流而上至兄住处;只见兄师徒一众俱作沙门。心中莫名其妙。因问道:“大哥年高一百二十。智慧高远。举国上下皆共尊敬承事;而在我等心目中。还一直以为大哥已证罗汉无疑。想不到大哥今反舍梵志业。学沙门法。难道佛法真的是那么至高无上、超特独胜吗?”

  迦叶回答说。“是的!佛道的确最尊最贵。其有法门无量。我要不是遇到佛的慈悲教化。纵然穷尽毕生精力。学一辈子也难得道。何况佛的神通智慧。更是难于企及;佛法究竟圆满清净。慈心度人无数。常以三事教化众生:一、佛具五眼六通。成就甚深禅定道力。能变化自在;二、佛的智慧。能洞达众生心中微细意念;三、众生有无量病恼。千差万别。佛能应病与药。”

  二位弟弟听了。各生敬仰之心。即与五百弟子一齐向佛请求。愿作沙门。佛说:“善来比丘!”只见二弟及五百弟子一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为沙门。

  这时。随佛出家者共有一千名弟子。佛常为诸弟子们讲经说教。诸弟子莫不欢喜。皆证罗汉果。

  七十五、弃除祭器

  《佛本行经》上说:当时三迦叶兄弟有一外甥。名优波斯那。是螺髻梵志。有弟子五十人。在阿修罗山中修学仙道。

  这位访波斯那梵志听说他三位舅舅并诸弟子。俱投佛出家。修习梵行。即来到三阿舅住处。对三位舅舅说偈道:“舅等虚祀火百年。亦复空行彼苦行;今日同舍于此法。犹如蛇脱于故皮。”

  迦叶三兄弟说:“我等以前祀火苦行。实是徒劳无益。方今始悟佛法最胜最妙。岂可错过!”

  优波斯那即对众弟子们说:“我三位舅舅有正知见。随佛出家。我今亦欲往诣佛所。修学梵行。你等各随己意。”众弟子说:“我等愿意随从。”

  于是。俱至佛所。向佛请求道:“我今愿将众弟子加入佛法中。共修净行。”佛说:“你等既要修学正法。应把身上鹿皮衣及祭火器。悉皆掷弃。”众梵志说:“谨遵所教。我等奉行不违。”即回居处。将所有祭火器具。尽皆弃毁。然后还至佛所。愿求出家。

  世尊听许。为彼等开示种种法要。并以三种神通示教。今得殊胜利益。使这五十位新出家弟子很快地获得解脱。证阿罗汉。从此随侍世尊。证会说法。

  七十六、竹园精舍

  《因果经》上说:当时世尊与迦叶兄弟三人及千比丘。一起来到摩竭提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朝臣百官出城迎接。

  礼拜问讯毕。佛为频婆娑罗王开示道:“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大王若能作如是观者。便知此色身乃至世界一切皆属无常。不可久住。法本无我及无我所。因众生颠倒妄想。横计有我及以我所。因而便有种种苦恼产生;若能了知我及我所无有实法。不取身相。不生染著。断此颠倒妄想。诸苦自灭。当下即得解脱。”

  国王及众臣民闻此法已。俱得法眼净。国王说:“今日蒙世尊教诲之恩。得履道迹。我从今日。当供养世等及比丘僧。所有衣食住用不使有乏。唯愿世尊。就在竹园居住。”佛说:“很好!”国王还城后。即敕令群臣。速于竹园起造堂舍。种种装饰。极令庄严。起造完毕。即便严驾来到佛所。恭请佛及比丘往住竹园精舍。

  于是。佛率领众弟子同国王一齐来到竹园。无量诸天前后围绕。作种种伎乐。这时国王手执宝

佛教标志和纳粹标志的故事

瓶。盛满香水。走到佛前。说道:“我今以此竹园奉上如来及众比丘僧。唯愿世尊哀愍纳受。”佛默然受之。遂为王说偈祝愿。

  自佛教创立以来。国王礼见佛。以频婆娑罗王为第一人;寺院的建立。以竹园精舍为第一座。

  七十七、领徒投佛

  《因果经》上说:当时王舍城中。有两位极有才智的婆罗门。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各有一百弟子。这二人是至亲好友。互相爱重。曾一齐立下誓言说:将来谁先得闻妙法。必要递相转告。不得吝惜。

  有一天。舍利弗偶尔在路上遇见阿舍婆耆比丘入城乞食。只见这位比丘成仪严整而安详。令人敬重。于是就上前询问道:“请问谁是你的老师?你老师平时教导你们什么?”

  比丘答说:“我的老师是释迦种姓。得一切种智。为人天大导师。相好智慧及神通力。世无与等。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来甚深妙法。然以所知少分。略为你说。大师常说:‘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

  时舍利弗善报既熟。一闻此偈。当下远尘离垢。得见道迹。还至住处。心中念道:一切众生。悉著于‘我’。所以轮回生死不休;若除我想。破灭我见。离于我所。生死自灭。这样想着。心大喜悦。

  当时。目犍连见舍利弗诸根寂定。满脸欢悦。即问说:“我今见你颜貌怡然。想必已是妙法。”舍利弗便把遇见比丘所闻法语一一转告目犍连。目犍连一听。亦有所悟。便与舍利弗各率弟子共二百人。共诣门园。请求如来愿度出家。佛说:“善来比丘!”即度为沙门。

  这时世尊座下出家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就在摩竭提国弘法。广度众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797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72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