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6 18:2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


一日,佛陀在拘毗罗国城外吐罗树下入定,察知王子护国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率领大众比丘前往城中度化。
佛陀一踏入城里,大地涌现六种震动,空中也落下无数美妙的花朵,佛陀的身上散发着慈光,无私地

佛教因果故事大全有灾的人

照在城内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佛光,盲者能看,聋者得听,哑者能语,而不良于行的跛者则能行动自如,大众此时都欢喜无比地来到街道旁,迎接佛陀的到来。
在皇宫内的护国王子,见到如此无与伦比的慈光,赞叹不已,立刻循着光明来到佛前。当他看见佛陀的相好庄严、威仪具足,如同百千个太阳的光芒,普照十方大地,欢喜之余立刻顶礼佛足。此时,佛陀慈悲为王子宣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听到佛陀的法音,护国王子心开意解,当下证得须陀洹果,进而生起出家修行的愿心。
回到皇宫后的护国王子,高兴地告诉国王种种经过,赞叹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他说:“佛陀若未出家,必是转轮圣王,能力足以统治天下,常有七宝随身,不管到哪里都能自在无碍。佛陀具有如此福德,尚能舍离世间的种种荣华富贵,出家修行,何况是福德、智慧都不如佛陀的我呢?所以儿臣请求父王允许我随伟大的佛陀出家修行。”
听到护国王子的请求,国王遮耳不听,拒绝了护国王子的请求。王子见到国王的反应,懊恼自己的福德不足,深自忏悔。从那时起,就拒绝进食,思惟佛陀的教诲,一天、两天,一直到第六天,护国王子欲出家修行的道心坚固,依然不肯进食。
朝中大臣见王子愿心坚固,已经断食六日,都非常担心,于是他们一起向须提王建议:“王子已六日未食,若继续如此,命恐不保。请国王答应王子的请求吧

佛教故事和成语

,至少未来您还能与王子相见啊!”须提王听了大臣们的建议后,终于答应了护国王子出家的请求。
护国王子即刻前去求见佛陀,以至诚恭敬之心顶礼佛陀,恳求出家。世尊应许,说道:“善来

中国佛教故事书籍

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话一说完,护国

佛教与阿难的故事

王子即现比丘相。精进用功的护国比丘不久即证阿罗汉果,不仅具足三明六通,亦得八种解脱,诸天天人及世人无不对其敬仰赞叹。
大众比丘见到护国比丘如此殊胜的果报,都非常欢喜赞叹,于是请示佛陀:“世尊,护国比丘于过去生如何植福,能够生于帝王之家,且出家不久,即证得阿罗汉?请世尊慈悲为大众开示。”于是佛陀为诸大比丘开示前世宿因。
无量世以前,波罗奈国的国王毗提发起战争,与邻国须提王打仗,结果须提王打了败仗,带着军队沿路撤退,躲避毘提王的追兵。军队来到一片荒地,不但没有食物,也找不到水源,在当时炎热的气候下,所有的人都几乎饥渴而死。就在大家绝望之际,须提王突然想起,不远处即是辟支佛的住所,于是前往求救。辟支佛不但带领须提王及他的军队到一片水草地,解决饥渴之患,还指引他们回家的路。
若非辟支佛的指引,所有的军队恐怕早已在荒地中饥渴而亡。回到国内的须提王非常感念辟支佛的恩德,为报佛恩,须提王准备种种上妙饮食,恭请辟支佛到皇宫应供。供养毕,辟支佛即示现涅槃。当时国王、大臣及后宫的嫔妃、仕女们无不感到哀伤而号啼哭泣,难过不已。为了感念佛恩,国王于是造塔供养佛舍利,让大众瞻仰礼拜。
佛陀告诉大众:“过去的须提王,就是现在的护国比丘,因为至诚的供养功德,生生世世不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于天上人间享受尊荣豪贵;并于今世跟随我出家修行,得道证果。”诸比丘闻佛所说,皆信守教诲,欢喜奉行。(《撰集百缘经•卷九》)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167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王子遇佛陀听法舍弃荣华富贵当下发愿出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87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