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6 01: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

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
穿过一个个村庄;佛陀来到波甘那罗讲解了四种印证方法,以此来验证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说:我听佛陀亲口说,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而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sutta-vinaya)相比较。若其不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一引证。
2.又有比丘如是说:于一寺居住众长老及众僧处,我听此僧团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
然后,依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

现代佛教故事视频

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二引证。 ’
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一寺,有许多博学多闻的比丘和长老,精通佛语、戒律和纲要(8)。我听他们亲口言: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

佛教故事大全之心经

吻合,不能与戒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

佛教智慧故事清凉石

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三引证。
4.复有比丘作如是言:某寺一大德长老,精通佛语、经律和韵律,我听他亲口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宇,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

真实佛教故事因果故事

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四引证。
这就是四大依处。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11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最后的教诲---四种依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43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