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愁面观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愁面观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愁面观音

佛教-愁面观音
石钟寺区5号窟由左、中、右三佛龛构成。中龛为仿木结构殿堂式,造主像3躯,配像及动物25躯,共造像30躯。该龛是石钟山石窟中建筑雕刻的精品。全龛殿堂式架构,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作龛底,须弥座上起柱,石柱
佛教导盲犬故事
顶端卯架叠涩式横枋与斗拱,上覆屋檐。整座佛龛基座、立柱、叠涩横梁、斗拱榫卯相连
口是心非的佛教故事
,从总体架构到细部雕饰,几臻完美,是一座结构严谨、雕刻细腻、端庄大方的仿木结构殿堂式建筑。
龛中部雕一坐像,跏趺坐于岩状须弥座上,面容憔瘦,颧骨、眉心凸现,眼眶内凹,下颌尖细,神情忧郁。龛右侧雕一坐像,右腿曲膝盘于左腿之上。右手抚左脚,左手捧经书,着宽袖长袍。左侧有一像端坐于须弥座上,着宽袖长袍,双手于胸前托一物,脚着靴,踏于须弥座前踏台上。
弧形内壁所雕场景似岩洞状,顶部石笋倒垂。所雕之物或正面,或侧身。龛顶中尊头部左右雕日月,其余分别雕饰净瓶、舍利塔、化佛、修行者、
佛教放生报恩故事
柱杖之僧人、狗、孔雀、猴子,还有修行者礼(佛)塔的图像。
关于主龛造像的身份,有的认为是维摩诘,有的认为是南诏时期的高僧赞陀屈多,有的认为是大理地方的某位高僧,还有人称其为婆罗门教高僧,但更多的人称其为“愁面观音”,所以这是石钟山石窟中争议较大的窟龛之一。
总体来看,剑川石钟山石窟应属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的遗迹。此窟造像,风格写实,富有生活气息。造像拿话筒。按佛经,维摩诘拿话筒,但拿话筒的人不一定都是维摩诘。造像头发卷曲,很像天竺僧人的形象。龛内壁背景之中,共有造像25躯,有梵僧像,有狗,有人攀山,有脚印,又有戴头囊者,还有大日如来,有无量寿佛。所以从背景的衬托来看,主尊应该是一位梵僧。
佛教感恩教育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18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愁面观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愁面观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