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香华与腥鱼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5 20:1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香华与腥鱼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香华与腥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香华与腥鱼

香华与腥鱼
某日,一群捕鱼的人,在卖完鱼之后,已经太晚,错过住宿旅店的营业时间,便就近投靠一间花店,过夜。缤纷五彩,开着各色灿烂花卉的花店,四处弥漫着馥郁的

佛教以筏喻正法故事

香味。到了夜里,这群渔人个个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众人都不明白是何原因,使他们无法安心入睡?其中一个人忖想着,大概是花的香味太浓,所以才睡不着。他把装鱼的鱼篓、鱼篮等器具,拿来放在床头,大伙闻到了鱼腥臭味,便很快地就酣然沉睡了。
一个人的习惯,常不知不觉地在改变个人的命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平时内心的善念恶念,往来的

看破一切的佛教故事

君子小人,行止的合法非法,语

佛教里无我的故事

言的柔软粗恶,都在无形之中影响我们外在身相的美丑,人缘的好坏,品格的洁秽,甚至一生的成败,都和身口意三业的习性有关。如《菜根谭》说,为恶之人,「如磨石之石,不见其损,但日有所减。」为善之人

佛教中最有趣的故事

,「如入幽兰之室,不见其增,但日有所香。」
一群终日与鱼腥之味为伍的渔人,住入兰芷荪蕙之香的花室,却难以入眠。一个人如若不常自我检视心念习性,亦如卖鱼者,渐渐的习惯于腥味,爱着腥味。《增一阿含‧放牛品》:「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因,恶名遍天下。」
人的心如一匹纯白的玉帛,染上香华的清香或是臭鱼的腥秽,全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和善法或恶法为伴?交往的是愚痴之人或是智能之士?
目前社会上高喊「戒毒」,其实凡是伤害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以及品性智能,或者侵犯他人的身体、名节、财物、安全等,都是我们必须戒除的「毒品」。
香华与腥鱼,堕落与光明,在一念觉醒的观照。而所谓的勇者,也不过是敢于向自己丑陋习性挑战之人。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25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香华与腥鱼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香华与腥鱼;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2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