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陀——永恒的怀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永恒的怀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永恒的怀念
佛陀——永恒的怀念
菩提法师
写作的因缘:
今年八月,蒙藏慧法师的慈悲摄受,寓居于澳洲雪梨之华藏寺静修,期间专门致力于印顺导师之着作的阅读,受益良多。尤其对导师之《印度佛教思想史》序言中:“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动力,是佛灭度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这段话,产生了极大的研读兴趣。因为,这一思想在印顺导师早年的着作中是很少见到的。在上人的鼓励与指导下,余不揣自陋地对导师这句话的内涵,沿着导师的着作耙梳,“依样画葫芦”地揣摸导师之意趣,希与诸读者共勉!亦申对华藏寺常住的微分供养。
一、人间佛陀的行迹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少年时代,享受人间的快乐生活。二十九岁时不顾社稷家庭,毅然地步入出家沙门的行列,过着谨严淡泊的生活,以求究竟解脱。为了求得解脱,他遍参当时最为着名的苦行者,学习高深的禅定。但觉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彻底的,不能正觉人生的实相,于是他放弃了一切无畏的苦行,开始了他自觉解脱的行程。在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之后,到尼连禅河沐浴,然后至菩提伽耶的树下静坐禅思,终于正觉缘起的寂灭,超脱一切而成为人间的佛陀。
成佛后的释尊,在“五十七日”的禅思中,享受着解脱的快乐,度着独善其身的生活。由于梵天的殷勤请佛说法,这才到波罗奈为五比丘说四谛法,开始了他觉世救人的佛化运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出家弟子已多达一千二百五十人,可见释尊教化人间的感化力是多么的伟大。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释尊的平等施化,风行恒河两岸,他的足迹更是踏遍迦毗罗卫等十六大国。
释尊晚年的生活,依然游化各方,在他八十岁的那年,从摩谒陀到毗舍离结夏安居。三个月后,又率领阿难等比丘,渐向北方游行。受纯陀的饮食供养后,原本衰老有病的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勉力前行至拘尸那。就在那天半夜里,释尊在娑罗双树间般涅盘了。临入涅盘前,释尊仍然没有放弃最后一个可度弟子须跋陀罗,并为比丘们作了最后一次教诫:“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叉,当知波罗提木叉即是汝等大师”。“我诸弟子,辗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人间的佛陀入涅盘了,但是,他将永远地铭刻在佛弟子内心的深处。
二、佛涅盘后舍利等的供养
“世间眼灭一何疾”!释尊的般涅盘,引起了佛弟子内心无比的怀念。昔日形影相随的弟子们,更是不觉悲从中来。从修学的依止来说,一向禀承佛的教诲而修行,以后又有谁来教导呢?依谁而修行呢?从师生的情感来说,佛对弟子,对众生,一向是恩深如海。现在竟要涅盘了,永别了!也就是在也无法见到佛了,这怎么能不让弟子们悲感忧恼呢?更有甚者,则认为佛为什么不久住世间,广度众生呢?如是种种的怅惘、悲伤,激起了佛弟子对佛的深刻怀念。
在大迦叶的主持下,为释尊的遗体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及“轮王葬法”的葬礼。茶毗后遗留下来的碎舍利,由八王共分,回国建塔。弟子们则常萦怀于佛的诞生处、成道处、初转法轮处及涅盘处,思慕佛的崇高、伟大。为了表现于这种存在于内心怀念的虔诚,他们以各种方式追念佛陀的恩德:香、花、璎珞、伞盖、珠蔓、灯明、饮食、幢幡、伎乐、歌舞等供养舍利塔,因为舍利塔是佛陀象征。
阿育王时,为了满足一般信众的要求,引发信众的心,通俗化普及化。“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在阿肓王的示范作用与推动下,建舍利塔礼拜供养,成为一时之风尚。于是,造塔的趋势是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大庄严,以至有造塔八万四千的传说。
塔是供奉舍利……。佛的遗体,为佛涅盘后代表佛的存在。因此,塔的重要性,对佛弟子来说,就如见佛一般。对佛骨、佛牙的礼拜供养,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供养舍利塔的功德、舍利的神奇与灵感,更使得舍利染上几分传奇的色彩。舍利的建塔供养,本为对佛的诚敬与怀念的表示,但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不免失去造塔供养的本意,而转化为世俗的宗教行为。因此,印顺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中说:“造舍利塔,广修供养的风气对大乘佛法来说,接近了一步,如约佛法说,也许是质的开始衰落。然舍利造塔,也还有引向高一层的作用。舍利是佛的遗体,是佛生身的遗余。佛依生身而得大觉,并由此而广化众生。怀念佛的恩德,所以,为生身舍利造塔,并修种种的供养。然佛的所以被称为佛,不是色身,而是法身。由于佛的正觉,体悟正法,所以称之为佛,这才是真正的佛陀。佛的生身,火化而留下的身分,称为舍利。佛的法身,证入无余涅盘界,而遗留在世间,佛法不正是法身的舍利吗?”。
佛涅盘后,不但佛的遗体……。舍利,受到佛弟子的尊敬供养,佛的遗物,即佛的日常用具:佛钵、锡杖、僧伽梨、衣服、内衣、敷具、水盂、带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266.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永恒的怀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永恒的怀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