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8 01:3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

  一百四十八、龙宫说法

  《大云轮请雨经》上说:有一次。佛来到优婆难陀龙王宫内。住在大威德摩尼藏大云轮殿宝楼阁中。当时有无量诸龙王众。以无量香花、幢幡缯盖、珍珠缨络供养如来。

  其中有一位龙王名无边庄严海云威德轮盖。已证得不退转位。为了要与诸龙众共同听受正法故。即向佛请教说:“世尊!要怎样才能使诸龙王等。灭一切苦。得受安乐?并能令此世界内。时降甘雨。生长树木、丛林药草苗稼。皆生滋味。使诸人民等。都能过着平安而快乐的生活?”

  佛对大龙王说:“你今为了使诸众生获大利益。所以才这样问。我现在告诉你一种法门。你等如能依法行持。便可以令—切龙除灭诸苦。具足安乐。这个法门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实行大慈。无论天上人间。如有行大慈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毒不能害。刀不能伤。内外怨贼不能侵掠。无论是醒是睡。皆得安隐。能行大慈的人。有大威德。诸天世人不能扰乱于他;而且形貌端严。众所爱敬。诸苦灭除。心得欢喜。所以。龙王!对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都应实行大慈。这是你所应记取的。”

  而后。佛又为龙王说其它种种法要。诸龙听了。皆欢喜奉行。

  一百四十九、念佛法门

  《阿弥陀经》上说:有一天。佛在祗树给孤独园讲堂中。对长老舍利弗说: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个佛土。那边另有一个佛国。叫做极乐世界;那个世界中有尊佛。号称阿弥陀佛。今正在那里宣说佛法。生活在极乐世界里的人民。身心没有任何痛苦。所感受到的都是极其美满快乐。所以称这个世界为极乐。”接着。佛为舍利弗详细介绍极乐世界的情形。无论是正报的人或依报的生活环境。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清净而殊妙。超过十方凡圣同居土。所有进道资缘。无一不具。凡念佛众生得生此国。皆证不退转。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生补处的菩萨。因此。众生有缘听到这个殊胜的法门。便应当发愿往生到那个世界。就可以与诸佛菩萨、诸上善人们生活在一起。但只凭少许的善根福德因缘。是不能往生的。如有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种种殊胜功德。由信而发愿。从此专心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一天。乃至七天。总以达到一心不乱为目的。那么这位念佛的人。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以及圣众。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佛还告诉舍利弗说:“不但我今天这样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利益。十方诸佛都各自在他们的国土中。出广长舌相;赞叹劝信阿弥陀佛所说的话。并且还应当知道:我在此五浊恶世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把此最殊妙、最直捷了当的念佛法门教导众生。令一切众生即生了脱生死、直至成佛。是更加非常难得的啊!”

  一百五十、佛赞地藏

  《地藏十轮经》上说:有一天。世尊

佛教与法相应的故事

对天帝释说:“你们应当知道。有一菩萨名地藏。具足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他于久远劫以来。常常示现声闻的形象。不但在五浊恶世没有佛法的时期。以种种方便教化成就有情。亦于十方诸佛国土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帮助众

关于功德的佛教故事

生除灭一切病恼。满足一切所求善愿。有人能于一顿饭的工夫。至心称念地藏菩萨的名号。归依供养。所求之愿很快就能满足。胜于百劫皈依供养诸佛菩萨。”

  这部经中还说到。末法时期。此娑婆世界充满浊恶。人的根基素质极为低劣。如同坯器。容易败坏;而且无知如同瞎子。分不清善恶邪正;贪求五欲。如石田不长苗稼;十恶充满。如臭尸垢秽。幸赖此经能灭众生烦恼。能令三宝久住。

  佛说:未来世中。只要有人能因信佛而出家。即使不能成就法器。甚至毁破戒行。虽然应该给予处治。但不应该逼令还俗。

  佛又付嘱国王大臣宰官。应当尽心尽力护持佛法。可得长寿安乐。获十种功德利益。所谓十轮者:人王治国应当选用良臣。抚安人民。教兵御敌。修营事业。给养功艺。赏善罚恶。建立三宝。教化众生。断其十恶。令修十善。依此十轮。能令三宝种性法眼。长远不灭。降伏鹿怨。令修行人戍无上道。

  一百五十一、胜光问法

  《胜光经》上说:有一天。侨萨罗国的国王胜光王。来向佛请教说:“惟愿大师。教我怎样做一位好国王?”佛告诉胜光王说:

  “为国王者。当爱民如子。常愿人民安隐快乐。制止他们不可为恶。鼓励人民勤修善业。国人如子女。并怀忠孝。身为天子者。亦当情怀恩恕。薄征税赋。省其劳役;设官分职。不宜太多;惩罚恶人。奖赏贤善。如有不忠良之辈。依照古圣王治世之法。可以流放他方。而不宜厉行杀戮。当知能生为人道者。皆由胜缘所感。如果不该杀而肆意妄杀其命。定招业报。

  “常当一心恭敬三宝。莫生邪见。我涅槃后。法付国王大臣辅相。当为拥护。勿致衰损;燃正法炬。转正法轮。尽未来际。常令不绝。

  “若能如是依教而行。则令国中龙王欢喜。风调雨顺;诸天庆悦。丰乐安隐。无诸灾难。率土太平。王身快乐。永保胜位。福祚延长。心无忧虑。增益寿命。现前德行名称。传遍十方。外国诸王。咸来贡献。而共赞叹:‘其国天子。仁让忠孝。以法教化。能拯恤黎民百姓。于诸国中。最为第一。我等今者皆愿归伏此大法王。’舍身之后。得生天上;受胜妙乐。”

  一百五十二、维摩示疾

  《维摩

大唐西域记来源佛教故事

诘经》上说:当时比耶离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辩才无碍。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而以方便。示现身有疾病。

  其时。众亲友知识闻知维摩诘有病。一齐前往探问。维摩诘便借机广为譬喻说法。对众人说:

  “诸仁者!此身无常。既不强健。亦非坚实。为众苦所恼。为众病所集。乃是速朽之物;不可信赖

佛教故事里有一种爱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水泡。不可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间没有坚实;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闪电。念念不住;是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所以无主、无人、无我、无寿;是身当体即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为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虚伪。纵然澡浴、装扮。供以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能生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随时可能死亡。所以此身无可顾恋。实可厌患。”

  一百五十三、文殊问疾

  《维摩诘经》上说:当时

佛教故事关于戏班

佛对文殊师利说:“长者维摩诘现今有病。你应该去探问。”文殊承佛圣旨。来到维摩诘所住处。只见维摩诘病卧于床。文殊上前问说:“居士此病是否严重?经过疗治有无减轻?世尊命我来殷勤致问居土。此病是因何而起?已有多长时间?几时能够康复?”

  维摩诘说:“我此病也算是由有痴爱而生。因为一切众生有病。所以我病;设若众生能得不病。我的病也就好了。菩萨为众生故入于生死。有生死则必然有病。若众生得离于病。菩萨也就不必病了。若问此病何所因起?当知菩萨的病。由大悲心起。”

  文殊又问:“遇到有病的菩萨。应如何慰喻?”

  维摩诘说:“对有病的菩萨慰喻。应说此身无常。但不可劝其厌离于身;说身有苦。而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仍劝其教导众生;说身空寂。而不说毕竟寂灭;说应当忏悔先罪。而不可令其念念不忘过去。由于自己的疾病。应联想到众生的疾病而生怜愍。当识宿世无数劫所受之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应当这样慰喻有病的菩萨。使他欢喜。”

  一百五十四、金鼓忏悔

  《金光明经》上说:有一天夜里。信相菩萨梦见金鼓及忏悔偈。天明。至世尊所。向如来说知夜间梦见金鼓。所出妙音。能够灭除三世诸苦。地狱饿鬼畜生等苦。以及贫穷困厄所有诸苦。此金鼓所出之音。既能除灭一切诸苦。当为一切众生无归无依无救护者。而作归依处:

  “诸佛世尊有大慈悲。当证知我等微诚。受我忏悔。若我百劫以来。所作众恶。以是因缘生大忧苦。十方现在大悲世尊。能除众生一切怖畏。愿当受我诚心忏悔。令我恐惧悉得消除。我之所有烦恼业垢。唯愿现在诸佛世尊。以大悲水洗除令净。过去诸恶。今悉忏悔;现所作罪。城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罪。不敢覆藏。身、口、意所有造十种恶业。应受恶报。今于佛前。诚心忏悔。若此国土及余世界。我所修行。身、口、意所有善法。悉以回向;愿于未来。证无上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919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二十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