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潮州-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
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
作 者: 余亦文
潮州庙堂音乐,包括潮州的道调和佛曲两类。
道调自唐代开始流播于潮州,唐高宗咸亨年间(公元670年一673年),龙虎山道士陈假庵建“真观”于潮阳东山玄帝庙西,道调入潮即是时起,至宋徽宗政和以后(公元1111年一1113年),海阳建天庆观(后改为玄妙观),道士多唱道调。明清时期,潮地遭受天灾、瘟疫、战乱,民间为图温饱,过安宁日子,求佛之风日盛,佛由随之流行。
其时,在潮地流行的佛曲,有两大宗:一是“禅和腔”,一是“香花板”。“禅和腔”始自清代,由罗浮僧人密因法师带来潮州开元镇国禅寺传授,后流传潮阳、澄海、饶平各地。再经开元寺僧人可声法师传给“念佛社”,由该社法师丘家祥修改了一些音韵,整理了一些击乐器,打法器,定为“七星板”,并自立门户,称为“仙坛派”。由于仙坛派佛曲,曲调悦耳、精细,故流传甚广。
“香花板”系出自开元一系,流传久远,随着传授者语言,音调的不同,形成潮阳“香花派”和潮州“香花派”两宗。潮阳香花派以笛子为主奏;潮州香花派以唢呐为主奏。潮汕被日伪占领时期,潮州开元寺僧侣星散,香花派在开元从此消失,礼佛时用外江经调替之,仅澄海花潭寺保存潮安香花派的真髓。
潮州庙堂乐的演奏形式:一是“徒歌”(以唱为主)念诵佛经,僧尼居士兼执木鱼、音罄击节;二是“唱奏合一”,管弦鼓乐伴清音;三是“钟鼓管笛齐鸣”的纯器乐演奏形式。这些形式,常常在早晚课诵、忌日佛事、追荐亡灵、竞放焰口中出现。但纯器乐演奏形式的庙堂会,已在50年代被作为庙堂乐类进行加工整理,搬上舞台。这类曲子,大部份采用小调曲体,调性经常变换,曲尾形成高潮。曲调用四度、五度、三度、二度的移调处理很多。演奏上吸收了潮州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融合一体,曲调清幽、优美、风格奇异,有别于潮州弦诗乐曲。再加上击器特异,有堂鼓、吊钟、木鱼、罄、冬钟、音罄、花钹、子母事(铜铃)、净板的穿插协奏,加上在“一板三眼”(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688.html
以上是关于潮州-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潮州-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