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75 方外之交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5 06:4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75 方外之交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75 方外之交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75 方外之交

75方外之交
杭州净土院的药山惟政禅师,持律甚为精严,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但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经常争相供养,禅师均借故推辞。
师与蒋侍郎颇为深

佛教中无私奉献的故事

交,一日,蒋侍郎对禅师道:“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拨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则我等不胜荣幸!”
惟政禅师推辞,蒋侍郎不允,不得已,勉强承诺前往。第二天侍郎派人前来迎接禅师时,惟政禅师已不在寺中,迎者遍寻禅师不着,但见其经案上留有一偈,偈云:

佛教故事与感悟人生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
为僧只合居岩穴,国士筵中甚不宜。”
迎者将此偈呈交蒋侍郎,蒋侍郎不但不怪他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禅师,认为惟政禅师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出家人的性格,个个不同,有的发心在各阶层弘法度众,经中称

佛教中经典的感恩故事视频

为“人间比丘”;有的喜欢居住在深山丛林,经中称为“兰若比丘”,这就是大小乘的悲愿不同所致。人间佛陀的释迦,经常活跃在王公大臣的周围,但也容弟子大迦叶经常山林水边静坐。故《高僧传》中,有义学比丘、弘传比丘、持律比丘、神异比丘等不同。禅门大师的风格,有为当朝国师者,有隐遁不出

佛教故事白净比丘尼

者,但均能树立佛法有益于众生,不必同一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79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75 方外之交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75 方外之交;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59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