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生产-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均衡生产-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
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
行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因果报应的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的人坚信不疑,有的人将信将疑,有的人完全不信,还说是迷信。信也罢,不信也罢。因果报应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影相
佛教动画因果的故事40
随,无处不有。佛教的核心内容——缘起论。所谓“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
一、因果报应,如影相随。
因果报应在日常生活中。
当在宴席上,遇到美味佳肴的诱惑,过量多吃了一些,宴后,可能会给肠胃带来不适。当别人处在危难中,你帮了人家一把,人家心里总是惦念着你的好,等有机会、有能力时,他总想报答你的恩情。当你对人说了一句伤心的话,那人可能也会回敬你的一句恶语,也让你伤心好一阵。
一些大城市的人瞧不起农村的人。这些人本想向别人炫耀自己的高贵,——不是乡巴佬,却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卑贱。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祖宗都忘记了,天底下没有哪一个人的老祖宗不来自农村。
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精明、斤斤计较的人,一个总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善于趋利避害的人,他得到
古镜茶坊佛教故事
的结局往往事与愿违。这不仅因为“过分精明”的言行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让自己从客观上失去利而受害;同时“过分精明”会让自己心力交瘁,活得很累,会直接得到损害自己身心健康、积痨短寿的果报。正如人们知道的那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孔融让梨吃了不应吃的亏,却得到了古往今来人赞扬的果报;陈世美当驸马沾了不应沾的光,却留下了千古骂名的果报;经常吃五谷稀饭,身体却壮健健;经常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却可能吃出这病那病。
因果报应在政治斗争中。
大贪官和珅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是因,最后贪得无厌、满门抄斩是果。贪官污吏巧取豪夺,盘剥欺压百姓是因,而冰冷的手铐和正义的法律给予他们的严惩就是在盘剥欺压百姓以后得到的果。为什么一部分人要反抗另一部分人呢?那是因为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抗就是压迫者和剥削者所收获的果报。世界历史上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战争,都是分别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进行的斗争,也都是压迫者在付出压迫以后得的果报收获。
一座座造反火山爆发,一顶顶皇冠落地,这样的果报是剥削压迫者不乐意接受的,但是,“哪里有剥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一条客观规律,它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它是大自然赋予所有人求生存的本能使然,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的。当求生存的人们把这些剥削压迫的人推翻以后,受剥削压迫的人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这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人得到的果报
孔王和佛教的故事
。
《老子》有言:“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其意思是说:政治上宽厚,百姓就淳朴。政治上苛严,百姓就难以对付。孔子也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想臣民怎样对待君王,君王就要怎样对待臣民。否则,臣民就会起来造反,推翻其统治,改变不合理的政治格局。
希持勒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遭到的果报是自杀自焚,他的国家也被分裂成东德、西德。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圣战”,其果报是两颗原子弹的惩罚,最终无条件投降,战犯押上国际法庭严惩。遭受侵略之国,多难兴邦,
缅甸文的佛教故事木刻
现正走向富强。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因果报应轮回在人类历史政治舞台上,不断重演。
因果报应也在自然生态中。
当自然界的蛇类被人类大肆捕捉锐减,鼠害就会猖獗起来;当农田青蛙大肆搬上餐桌让人享受口福时,农田害虫越来越多,甚至弄得庄稼颗粒无收;当人们大肆用农药对付害虫时,农田里泥鳅、鳝鱼等小动物频临灭绝,谷物的农药残留又在人身集聚诱发各种怪病;当森林被毁,草地沙化,又带来草食动物灭绝,草食动物灭绝又带来肉食动物灭绝,还会给人类带来风灾、沙灾、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难。因果报应在自然生态中,一环套一环,延续不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者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当人类享受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福报时,温室效应带来气候变暖,两极冰盖加快融化,海平面上升,许多岛屿和沿海城市将被海水淹没的恶报。其实,报复性的自然灾害已经开始了对人类生命和物质财富的洗劫,只是被贪欲阻塞了心智的人们仍心存侥幸,或者他们宁愿相信那是“天灾”不是“人祸”,不到把全人类的性命和物质财富全部葬送的时候,他们是不愿意缩手的。人类为了眼前利益,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折腾大自然,其实是在折腾人类自己。有一位师傅曾诉苦说:他家乡原来有一股好山泉,任凭怎样干旱,农田也会不缺水。前年修高速公路打隧洞,山泉断流,大片农田因缺水只好荒芜,村民饮用水也很困难,村民只好外迁或外出打工谋生。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界的因果报应与人类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佛教《杂阿含经》有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无量寿经》也说:“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世报应,福祸相承。这是世间因果支配众生命运的法则规律。
二、为什么会有因果报应呢?因果报应是自然均衡法则支配的结果。
均衡法则依据形式不同可分为绝对均衡和相对均衡,依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均衡和人为均衡。
在朋友亲戚交往中,红白喜庆,为了求得双方人情交往中心理上的均衡,相互赴宴道贺,礼尚往来。否则朋友亲戚情感就会淡化、疏远,甚至会生产误会、矛盾和争吵,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找到国与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均衡点,交往友谊才会牢固、长久。这些都是人为的相对均衡。
事物的均衡只能是相对的均衡,不能绝对的均衡。如果绝对均衡又会产生新的不均衡。例如,在那吃“大锅饭”年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干多干好的人心里不平衡,也只好跟着混日子,偷懒耍滑。得到的的果报是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少,生活物资只能凭票供应,人们的日子越过越苦。
由此看来,因果报应是事物均衡法则左右的。所以,佛法教人“万法唯心,”去掉“贪嗔痴”,去掉“我执”,提倡忍让,做到人为的心境均衡,达到少作恶业,少得恶果,多作善业,多得善果的目的。
三、相信因果报应,把握因果均衡法则的辩证关系有什么作用呢?
佛法以因果二字为关键。认为世出世间,因果而已。因非果不显,果非因不成。有因有果则空,无因无果则妄。故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佛教因果报应论认为世间未曾有一法,不是从因缘而生,贯穿因缘果报的核心便是业力。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会造作业。造作善业比生善果,造作恶业比生恶果。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会造成有人聪明绝顶,有人却愚笨有加;有人大富大贵,有人都贫病交加;有人一生好运亨通,有人却晦星高照。这种因果报应思想在中国社会得到了非常成功的传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语人人皆知,具有巨大的劝人向善功能,从而起到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作用。
把握因果的均衡法则对个人均衡人生的发展,对国家、社会可持续进步对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2829.html
以上是关于均衡生产-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均衡生产-因果均衡法则之浅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