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证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陀的证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的证道
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那年﹐太子终於不听父王的劝阻﹐在一天夜里﹐悄悄告别了沉睡中的妻儿﹐舍弃了他所拥有的豪华生活﹐跨上马背﹐出城而去。来到罗摩村﹐剃除须发﹐披上袈裟﹐成为一位沙门﹐独自踏上了寻找宇宙﹑人生真理的漫漫长途。
他几乎寻访遍了当时所有着名的婆罗门学者﹐即使他们学识渊博﹐道行甚深﹐或以禅修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但终不能使悉达多心服﹐因为他们不能解答他关於宇宙人生的许多疑问。很显然﹐他所寻求的不是哲学上的沉思﹐也不是形而上学的理论﹐而是生命的真谛――这才是他所追寻的世间珍宝。从此﹐他
叶曼 佛教的故事 讲义
又告别这些〝仙人〞﹐独自进入苦行林﹐希望通过苦行发现真理﹐这时人们称他为〝沙门瞿昙〞。如斯雪山苦行六年﹐仅以马麦充饥﹐甚至日仅一粒﹐形体枯瘦如柴﹐仍未见道。他发觉这并非最好的选择﹐为了求道﹐还必须有身体的保证﹐於
佛教流传故事
是﹐放弃苦行﹐渡过尼连禅河(Naira
佛教因果故事电影求子
njana)沐浴﹐更衣﹐接受牧女的乳糜之供﹐来到伽耶城外一株毕懵蓿≒ippala)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发大
白居易和佛教之间的小故事
弘愿:"若不证得无上正觉﹐宁可粉碎此身﹐终不起座。"於是静心默照﹐思惟出离人间之苦的解脱之道。他最终以奋勇精进的定力﹐大雄大智的慧力﹐在树下静坐四十九日 (一说七日七夜)﹐降伏了内外魔障﹐於二月初八日之夜﹐睹东方启明星﹐豁然开悟――彻悟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皆由缘起﹐缘起的万事万物毕竟性空(无常﹑无我)﹐获得了他矢志以求的生命的真谛。正如中阿含经第56《罗摩经》所言:"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注2)廓然圆悟﹐成等正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称为无上的佛陀(Buddha)﹐弟子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Sakya-muni)。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3208.html
以上是关于佛陀的证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陀的证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