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水牛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1 18: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水牛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水牛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水牛王

水牛王
久远以前,有一只与众不同的水牛王,它有着庄重的姿态,禀性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品高德重,因此有很多水牛,都纷纷前来归附。一日,水牛王与它的眷属来到一条河边,在这地方有青翠的草可食用,并且地方宽广,能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行走,因此便在此安住下来。
河边的另外一旁,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来到水牛住的地方,见到水牛王气宇不凡,行止安详,又有众多眷属,于是心怀嫉妒,对着水牛王破口大骂,并拿起地上的石头朝着水牛王不停地丢,最后对水牛王说:

佛教故事大全书籍

「快点离开,这里是我的范围,你赶快带着水牛们离开这里。」水牛王看到这情形,不但没有以恶攻恶,心当中也没有起一点瞋心,态度依然安详自在,默然受之而不加以报复。
过了没多久,另一群牛也来到此处,猕猴看见了一样辱骂,并一把抓起地上的小石头,掷向它们,这群牛看到了水牛王宽大为怀的表现,心中生起尊敬之心,并且效仿水牛王忍辱的精神,也不对猕猴起瞋恨之心,只是安静地离去。
不远处,有一只脱队的小牛,正赶着要追上群牛,它看到了这幕景象,因而当猕猴对它毁骂并也以石砾丢打时,虽然心中怀恨,很想对这只猕猴报复,但是心里想:「前面的大牛们,遇到猕猴态度如此恶劣,却忍心不动,亦不加以伤害对方,我身为小牛,应该跟大牛学习它们的忍辱精神,不跟这只恶猕猴一般见识。」于是小牛决定不理会猕猴,继续赶路。
水牛王前行不久,经过一片树林,一位游居其中的树神好奇地问水牛王:「我看到猕猴如此不讲理,对你又骂又打,依你的力量,对付它一定没有问题,而你为什么不还手,给它一点教训,反而默然不应呢?」水牛王回答:「世间上所有事情皆有因果,猕猴对我谩骂,同样也会对其他动物做出这样的行为,等到恶因缘现前,它的恶报就会现前,看到它不识因果,而不断造恶,对它起慈悲心都恐有不及,怎

佛教故事国潮风

么忍心加害于它?况且若我真的动手,依我力量如

佛教故事电子书版

此大,一下子就将它致命,那自己将来也会遭受恶报,所以忍辱才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保障。」这只水牛王即是释迦牟尼佛修菩萨行时之化现。
由于释迦牟尼佛在因

佛教救母亲的故事

地中常行忍辱、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最后终能圆满佛果。
省思
忍辱能熄灭心中瞋火,产生定力和智慧,况且他人看到自己能忍的德行,亦即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大众正面的影响,无形当中就是在行菩萨道,不仅自利,又能利他。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499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水牛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水牛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477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