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1-01 02: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

鹿野苑(即 Sarnath,另曾名为 Mrigadava、Rishipattana、Isipatana,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aranasi)以北约10公里处,在这里释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

倒饭的果报佛教故事

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
地名由来Mrigadava 意为鹿园;Isipatana 则常见于巴利藏,意为圣者(巴利语:isi,梵语:rishi)来临之地。Sarnath 源自 Saranganath,意为鹿王。在一个佛教典故中,菩萨化现为鹿王,为了保护鹿群,将自己献给了国王,而国王也因此感动,而建立了公园,以保护鹿群。该公园目前仍存在。
历史
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五位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是为佛教僧宝成就。在接下来的雨季中,佛陀就在鹿野苑的牟拉甘陀库底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僧团逐渐扩大到60人左右,后来佛陀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

佛教故事捉老鼠

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到公元3世纪时,鹿野苑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中心,在笈多王朝时期(公元4世纪到6世纪),更是达到了顶峰。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这里,见证了鹿野苑当时的盛况。
鹿野苑后来成为佛教正量部的一个中心,但在鹿野苑也发现了黑汝嘎(Heruka)与度母(Tara)的古迹,这说明佛教的金刚乘在此地也有过传播。
12世纪后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筑等被严重破坏。
景观
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鹿野苑有这样的记载:“至鹿野伽蓝。台观连云长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学小乘正量部。大院内有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转法轮处。 ”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土耳其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
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头部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幅

佛教关于父母的故事

图画。
乔堪只塔

佛教故事碑

,也称为五比丘迎佛塔,建于笈多王朝,原为覆钵型型,顶端的八角亭是莫卧尔帝国时(16世纪)所建。
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阿努伽里加·达摩波罗(Anagarika Dharmapala)从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来。
除了根本香室精舍,鹿野苑目前的佛寺还有:缅甸法轮寺,可追溯到1908年,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国佛寺,负责一部分旅游接待工作;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学院,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和达赖剌嘛的倡议下于1967年兴建,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资助,是一所佛学院;还有中华佛寺,以及泰国、日本的佛寺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577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陀第一次讲授佛法处——鹿野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437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