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利养之害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30 04:1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利养之害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利养之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利养之害

利养之害
在舍卫国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净广阔,佛陀常常带弟子们到森林里修道。佛陀把这座森林叫做舍贪庄严林,意思是要大家舍离贪欲,庄严清净的功德。
温暖的春天过后,炎热

佛教故事三昧水忏

的夏天悄然到来,佛陀又带了很多弟子走入舍贪庄严林。很多信徒闻风赶来,并带来很多供品

源于佛教的爱国故事

。不一会儿,供品充满林内,佛陀虽然不需要这些利养,但利养却追逐佛陀而来。
佛陀为了怕随从的弟子们被利养所诱惑,因此,将

佛教故事中最好的语句是什么

林中的一万二千位比丘集合起来,向大家痛言利养的祸害。佛陀说道:「比丘们!利养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已证得初果的人,也会被它所诱惑。千万不要贪求利养,对于名利、恭敬,要看做障道法,应该淡而处之。」
听了佛陀的教示,有些比丘还不甚了解,就问佛陀道:「佛陀!我们有了名,布教说法不是更有人要听吗?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吗?受人的恭敬,不是更会有人相信吗?为什么佛陀说利养是障道

佛教鬼子母的故事

法呢?」
佛陀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名闻、利养、恭敬是修道的三关。其害处,能够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这时,又有一位比丘问佛陀:「佛陀!名闻、利养、恭敬既然对人只是破坏而无益,从此以后,我们只要三衣一钵,依阿兰若法修行。」
这位比丘的话刚讲完,所有的比丘都起来请求佛陀准许。佛陀看见大众的真诚,欢喜地赞叹道:「我很欢喜你们依照阿兰若法修行。这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乐静的法,不是喜欢热闹的法;是精进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定心的法,不是乱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痴的法。」
佛陀讲完以后,弟子们都非常欢喜奉行,不久,很多人都证得罗汉果。
时代的变迁,今日的佛教已不仅在深山或寺院里修行,而应该普及于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利益人群。不过要在社会上弘法的法师们,必须先有出世的修行,再作入世的利生事业。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6818.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利养之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利养之害;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36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