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
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
“沈阳城也会发水、地震吗?”
“不会。”
“为什么呀?”
“因为沈阳城下有一只乌龟,沈阳的四角有四塔,这四塔就是龟的四个脚,下雨、地震的时候乌龟会托起沈阳城,所以沈阳是福地呀!”
特别喜欢这个传说,当爷爷奶奶用慈爱的笑容讲出这个故事的时候,在我们还天真幼稚的心上,就像感受到冬日的阳光一样温暖和安心。
沈阳的四塔四寺,就这样带着民间赋予的善意而富有创意的光环,流传在一代又一代沈阳孩子的心上。
四塔四寺诞生的传说
先说特别有群众基础的第一个故事:相传原来沈城边的一条河里有一只千年乌龟精,大概老实的时间久了便耐不住寂寞,呼风唤雨的举动严重威胁到附近沈城百姓的生活。事已至此,东海龙王只得向玉皇大帝求援,终于把托塔李天王给求来了。
李天王将手中的宝塔化作一条龙,骑在了乌龟的身上,称此举可镇住它三百年。那三百年之后该怎么办呢?后来,一位喇嘛梦见佛祖给了他一个装有四颗佛牙的小盒子,说只要将这四颗牙齿放在龙脚上,此地便可以风调雨顺。喇嘛醒后对皇上讲了这个梦,皇上立即在沈阳城的四周修了装有佛牙的塔来镇压龙脚,也就是这东西南北四塔,从此沈阳果然成为久负盛名的福地。
关于四塔镇妖的传说,还小范围地流传着其他版本:传说清朝初年,沈阳大旱,人们天天求雨可一点用都没有。当时的皇帝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好贴出皇榜,悬赏能解大旱的能人。就在皇榜贴出的第六天,宫外来了个喇嘛,他揭了皇榜,告诉皇太极说,汉朝蔡伦造纸时,造好的第一张纸被玉皇大帝收去,后来文殊菩萨让人把这张纸借过去看,送还的时候纸被风吹到了人间,如今正飘到盛京上空,所以才遮挡了风雨,造成干旱。
喇嘛说,解决之道就是,在城的四角修上四塔,镇住宝纸才能解除旱灾。于是,这四塔四寺就成了沈阳的宝贝。
故事总是让人看过开心,不过故事里沈阳脚下镇住的还真是卧虎藏龙,又比如那塔湾舍利塔下镇住的恶龙,可见古人对塔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崇敬—————清朝的皇太极,也是如此崇敬着塔和寺。
四寺分别供奉不同的佛
据记载,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修建四塔四寺,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座寺庙,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
民间的流传是,当年的皇太极听信了喇嘛大师“建四方白塔可使国家统一”的游说,于是四塔均采用了相似的白色圆肚实心砖砌喇嘛塔风格,塔高24米,占地225平方米,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
清代沈阳文化名人缪东霖在《陪京杂述》中记载:“按沈阳建造之初,具有深意,说城内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像是两仪,四塔是四象,八门像八卦,郭圆像天,城方像地。角楼、敌楼各三层共三十六像天罡,内池七十二像地煞,角楼敌楼共十二像四季,城门瓮城各三像二十四气。”于是,后代有了关于沈阳城在易经中的相对应说法。
除了四塔之外,当时也一同修建了四座寺庙,正应了老本《西游记》里唐僧的那句名言:“有塔必有寺”,有了这样固定的生活经验,也就难怪他一次次落入那些假冒寺庙的妖精手中了。
当年的四座寺院建筑格局也基本相同,坐北朝南,进门即见天王殿,殿后五楹大殿,东西各有配殿,四寺分别供奉不同的佛:东塔永光寺供奉“地藏王佛”;西塔延寿寺供奉“长寿佛”;南塔广慈寺供奉“千手千眼佛”;北塔法轮寺供奉“天地佛”。
塔背后的美丽传说
在如今的沈阳,你可能不知道以上所讲的传说和历史,但是你一定知道四塔,因为它们在沈阳早已成为一个地标、一个地域,甚至一种生活。
在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8079.html
以上是关于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四塔四寺 环绕沈阳城的传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