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弥勒佛的由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弥勒佛的由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弥勒佛的由来
弥勒佛的由来
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
佛教故事羊妈妈
。不过中国寺院正门供奉的大肚弥勒,则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这个和尚心胸豁达,身体肥胖,言语随便,常常背着
甘露寺的佛教故事
木棒,棒上吊一个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带喜容,人们称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一偈:
弥勒真弥勒,
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
时人自不识。
后
佛教的护法神的故事
人把他当做弥勒化身,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是经过一些改造的。现在我国境内的佛教是本土化了的佛教,许多内容是中国佛门独有的。
欢喜佛的由来
佛教的众佛像中,有一种男女双修形像的佛,游客称之为“欢喜佛”,又称“欢喜天”,梵文为“Nandikevara”,它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崇拜偶像。
欢喜佛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故事,有专家研究考证,认为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之后,印度土着民族出现了很多杀敌女英雄,她们以其女性所特有的灵美来诱惑敌人而将其斩获,广为后世人士所称颂,为此人们还编成许多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后来,这些传说被印度佛教的一支婆罗门教性力派(崇拜神为湿婆)所接收。8世纪后,印度又遭阿拉伯人的侵犯,战火烧毁了大批佛教寺院,佛教徒也大批被杀和被迫改宗,在这种残酷的历史条件下,佛教逐步吸收湿婆的咒语,主张以性欲超度现实的残酷,在女性崇拜的光环下得以超脱。哲学史上称这个过渡叫做“佛教密化”过程,而欢喜佛也在密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派别象征,为佛教增添了新的内
隋唐时期的佛教故事画
容。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919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弥勒佛的由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弥勒佛的由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