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27 11:0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石头开花佛教故事

带雪梅初暖 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 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 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 客思未遑宁
[注释]
(1)童子: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
(2)偈(ji):与诗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3)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是五蕴之假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

佛教里三条红鱼的故事

我,无法我。
[赏析]
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写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明游诗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的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得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止观》卷七云:“为无

佛教故事 杀生

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肢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

佛教故事毗沙门天子

佛,但还是清晰表明了诗人对清净佛门的向往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926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256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