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慎选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学-慎选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慎选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
慎选
佛教中的菩萨故事
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2006年3月4日 台湾立报】
教育部长杜正胜和诗人余光中先前为文言文问题吵
得不可开交,明明是文学问题,却被政治色彩染得污浊不堪。作家张曼娟认为,学习文言文有
其必要,白话文与文言文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生的「活物」。
张曼娟表示,中国文学历经唐宋古文运动後,流传下来的作品是最精简而富有规范性的,她举
例子:「父母『笑逐颜开』。」简单的4字就完整描写出父母的态度、表情,若以白话文写,
即使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绘出那种心情。
那麽孩子应该如何接触古文?「首先要慎选文言文。」张曼娟说,中国文学作品多如牛毛,但
并非全部都好,大人觉得了不起的作品并不一定适合孩童,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引人入胜的作
品也就格外重要。
「引导的人必须具备说故事的能力,当孩童了解
佛教感应真实故事治病
整个故事背景、踏入老师筑成的小剧场後,自
然会有动力学习。」张曼娟去年寒假举办的「张曼娟小学堂」便藉由此方式成功诱导孩子们读
经、念诗和写作。
融合「慎选」和「故事」,学童对文言文就不会排斥和畏惧。张曼娟以戏剧的方式,将过***
板的文学历史人物重新活化,她举例《论语》公治长篇第五,张曼娟说,她首先跟学生介绍子
路,让他们知道子路的性格,告诉他们子路是如何「明知不可为而为」,所以学生读到「子路
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一点也不意外,反而跟她讨论,子路应该是牧
羊座的冲动小子。
她也介绍孔子後代子孙孔令奇,「孔子如果年轻,应该长得跟他很像。」教学过後,张曼娟也
让学生讨论、票选,若是一生中只能选择一位朋友,子路、颜渊与子贡,学生会想选谁?而自
己又最想成为谁?当张曼娟这样教学,学生彷佛就与古人更亲近了些。
许多学校都倡导读经,读经分为背诵与理解两派,张曼娟认为,读经应该理解,也应该背诵。
「光背会抹煞兴趣,光理解
喝醉了出家的故事佛教
却无法应用。」她指出,缺乏文意理解,文字没有生命,而小学生
的记忆能力正强盛,与其背广告,不如背经典,日积月累,是写作时深厚的素材。
佛教故事阴阳钟
「文言文并不是死的,它仍在继续生成,孩童若有能力解读它,才能用简约的方式来写白话文
。」张曼娟举例一位男作家在节目上说:「袁枚的妹妹死掉,我们为什麽要读,关我什麽事?
」她认为相当值得商榷,「讲得粗鲁一点,朱自清父亲的胖背影又关我什麽事呢?」若只选择
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作品阅读,她认为只是囿限了自己的视野。学生读文言文,并不是要学它的
形式,而是内涵。唯有如此通达,才没有比例之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964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学-慎选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学-慎选题材说故事 文言文不可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