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瓷 娃 娃 李家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043瓷 娃 娃 李家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043瓷 娃 娃 李家同

043瓷 娃 娃 李家同
* 人文心 中华情 世界观 科技脑 * 第43 期 95 年4月29日
瓷 娃 娃 李家同
我在柏克莱念博士的时候,交到了一位美国好朋友,他叫约翰,我当时是单身汉,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饭,我有请必到﹐变成他们家经常的座上客。
约翰夫妇都是学生﹐当然收入不多﹐可是家里却布置得舒适极了﹐他们会买便宜货﹐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伞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的娃娃﹐满屋子都是这种摆设﹐窗台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们家﹐都会把玩这些瓷娃娃。
约翰告诉我他们的瓷娃娃都是从旧货店和旧货摊买来的﹐有一天﹐我发现一家旧货店﹐也去买了一个瓷娃娃﹐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女﹐低着头﹐一脸忧郁的表情﹐等约翰夫妇再请我去的时候﹐我将他带去﹐他们大为高兴﹐告诉我这是西班牙Lladro娃娃﹐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个个又高又瘦﹐也都带着忧郁的表情。他们一直想要有这麽一个娃娃﹐可是始终没有看到﹐没有想到我买到了。
我们先後拿到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约翰的研究是有关感测器﹐毕业後不久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用感测器作一些防盗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电脑﹐生意也越来越大﹐成为美国最大的保全系统公司的老板。由於中东问题﹐美国飞机好几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约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约﹐替美国大的机场设计安全系统﹐大概毕业二十年已後﹐他的身价已是快四亿美金。
有一年﹐我决定去找他﹐他欣然答应接待我﹐那时已近耶诞节﹐我先去他的办公室﹐他亲自带我去看他的系统展览室﹐我才知道现在的汽车防盗系统几乎都是他们的产品﹐体积极小﹐孩子带了﹐父母永远可以知道他在那里﹐我也发现美国很多监狱都由他们设计安全系统﹐以防止犯人逃脱。看完展览以後﹐约翰开车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气变坏了﹐天空飘雪﹐约翰的家在纽约州的乡下﹐全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当他指给我看他的住家时﹐我简直以为我自己在看电影﹐如此大的庄园﹐没有一点围墙﹐可是谁都看出这是私人土地﹐告示牌也写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统﹐闲人莫入﹐约翰告诉我他的家有三层红外线的保护﹐除非开飞机﹐否则决不可能闯入的﹐如果硬闯的话﹐不仅附近的警卫会知道﹐家里的挪威纳犬也会大举出动﹐我这才知道约翰的公司会代人训练这些长像凶猛的狗。
约翰的太太在门口迎接我﹐我们一见如故﹐他们的家当然是优雅之至﹐一进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里插满了长茎的鲜花﹐後来才发现约翰夫妇爱上了明朝的青花瓷﹐满屋子都是﹐他们的壁纸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
佛教因果故事之丑女
为主﹐好像是配这些青花瓷的。
我住的客房﹐附设了一个浴室﹐这间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脸盆都是仿制青花瓷﹐约翰告诉我这是他从日本订作来的﹐他还订作了一个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来了﹐浴室的瓷砖来自伊朗﹐也是青色的﹐听说伊朗某一皇宫外墙就用这种瓷砖﹐我不敢问他们是否这也是订作的。
这座豪宅当然有极为复杂的安全系统﹐我发现﹐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处走动﹐恐怕连到厨房里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须打电话给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统﹐才可以去。
约翰家里静得不得了﹐听不到任何声音﹐可是每隔一小时﹐他们的落地钟就会敲出悦耳的声音﹐这个钟声和伦敦国会大厦的大鹏钟一模一样。
约翰唯一的女儿在哈佛念书﹐那一天要开车回来﹐到了六点﹐还没有回来﹐他们夫妇都有点不安﹐原来这个女孩子厌恶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开一部老爷车﹐也不肯带行动电话﹐他们担心她老爷车会中途抛锚。
我们一直等到八点﹐才接到女孩子的电话﹐果真她的车子坏了﹐可是她现在安然无恙﹐在人家家里﹐要约翰去接她。约翰弄清楚地址以後﹐就要我一起去接他女儿﹐雪已经下得很大了﹐他女儿落脚的地方是一幢小房子﹐屋主是个年轻的男孩﹐一脸年轻人的稚气表情。
他女儿告诉我们﹐她车子坏了以後﹐就去呼救﹐没有想到家家户户都装了爸爸公司设计的安全系统﹐使她完全无法可施。总算有一家门口有一个电话﹐可是屋主坦白地告诉她﹐屋主本人是一个弱女子﹐在等她丈夫回来﹐不敢放她进去﹐因为她不知道会不会受骗。
她女儿说当她被拒的时候﹐她相信家家户户都在放圣诞音乐﹐平安夜﹐圣善夜﹐圣诞节应该是充满了爱与关怀的日子﹐可是她却被大家拒於千里之外﹐亏得她最後找到了这一座又破又旧的小房子﹐她知道这座小房子是不会用安全系统的﹐果然也找到了这位和气而友善的屋主。
这位年轻的男孩子一面给我热茶喝﹐一面发表他一个奇特的看法﹐他说家家户户都装了安全系统﹐耶稣会到那里去降生呢?可
怜的圣母玛利亚﹐可能连马槽都找不到。约翰听了这些话﹐当然很不是滋味﹐可是他一再谢谢这位好心的年轻人﹐也邀他一起去吃晚饭﹐年轻人一听到有人请他吃晚饭﹐立刻答应了﹐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从未拒绝过任何一顿晚饭的邀约。
晚餐是在一张长桌上吃的﹐夫妻两人分坐长桌的两端﹐一位脸上没有表情穿制服的仆人来回送菜﹐每一道菜都是精点﹐每一种餐具更是讲究无比﹐可是我想起当年我们在约翰家厨房吃晚饭情形﹐我觉得当年的饭好吃多了。
约翰的女儿显得有点不自然﹐那位年轻人却是最快乐的人﹐有多少吃多少﹐一副不吃白不吃的表情﹐吃完饭﹐已经十点了﹐约翰的女儿将年轻人送走了。我却有一个疑问﹐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第二天约翰送我到机场﹐他似乎稍微沉默了一点﹐下了汽车﹐他碰到另一部汽车﹐立刻警铃大作﹐这又是他的杰作﹐自作自受地﹐我假装没有听到﹐可是我看到他一脸不自然的表情。他也无法送我去候机室﹐安全系统规定送客者早就该留步了。
一年以後﹐我忽然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约翰将他的公司卖掉了﹐他一夜间得到了四亿多美金﹐他的豪华住宅卖了五百万美金﹐约翰在记者会上宣布﹐他留下一个零头﹐用四亿多美金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董事们全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他不是董事﹐他也不会过问这个基金会如何行善﹐他完全信任这些董事们。
几天以後﹐约翰夫妇不见了﹐他的亲人替他们保密﹐他的女儿已和那位年轻人结了婚﹐到非洲去帮助穷人了﹐这位科技名人就此失踪了。
佛教小故事之藏獒
可是我有把握约翰会找我的﹐因为我们的友谊比较特别﹐果真我收到他的信了﹐他告诉我他现在住在英国一个偏远的乡下﹐这里没有一家人用安全系统﹐他给我他的电话和地址﹐可是他故意不给我他的门牌号码﹐他叫我去找他们夫妇二人﹐而且他说我一定会找到他家的。
我找了一个机会去英国开会﹐也和约翰约好了去看他的时间﹐下了火车﹐我找到了那条街﹐那条街的一边面对一大片山谷﹐没有一幢房子﹐所以我只要看街的另一边就可以了。
我在街上闲逛﹐忽然看到一幢房子的落地大玻璃窗与众不同﹐因为这个窗台上放满了瓷娃娃﹐好可爱的瓷娃娃﹐我想这一定是一家旧货店﹐我想起约翰夫妇喜欢瓷娃娃﹐决定进去买一个送他们﹐没有想到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我看到约翰在里面﹐这不是旧货店﹐这是他们的家﹐只是他们的家完全对外开放﹐又放满了瓷娃娃﹐才使我误解了。
约翰夫妇热情地招待我﹐他们的家比以前的豪宅小太多了﹐据他们说﹐这座小房子比他们当年佣人住的房子还小﹐也比他们当年的花房小﹐我记起他们家在冬天也有如此多的花﹐原来是有花房的缘故。
他们的明朝青花瓷器完全不见了﹐约翰夫妇将那些瓷器捐给了纽约的一家博物馆﹐他们夫妇二人认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应该由人类全体所共享。
他们的园子也小得很﹐可是约翰夫妇仍然在园子里种了花草﹐他们的後园对着一大片森林﹐约翰说据说当年罗宾汉就出没在这一片森林里﹐而他们所面对的山谷由英国诗人协会所拥有﹐他们不会开发这片荒原的﹐英国人喜欢荒原﹐约翰夫妇也养成了在荒原中散步的习惯。
佛教故事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约翰告诉我为什麽他最後决定放弃一切。他的公司得到了一个大合同﹐改善整个加州监狱的安全系统﹐他发现了加州花在监狱上的钱比花在教育上的还多﹐而他呢?
他越来越有钱﹐却越来越像住在一座监狱里面。美国人一向标榜「自由而且开放社会」﹐其实美国人却越来越将自己封闭起来﹐越来越使自己失去自由。约翰决心不再拼命赚钱﹐只为了找回失去了好久的自由。
约翰夫妇在附近的一家高中教书﹐这所学校其时有点像专科学校﹐约翰教线路设计﹐学生所设计出来的线路经常得奖﹐他捐了很多钱给这所学校﹐使这所学校有很好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他太太在那里教英文。
约翰告诉我他们两人的薪水就足足应付他们的生活了﹐因为他们生活得很简单﹐平时骑自行车上班﹐连汽油都用得很少。
当我们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那座女孩子瓷娃娃放在桌子中间﹐他们当时念旧﹐舍不得丢掉那些瓷娃娃﹐可是替他们设计内部装潢的设计师不让他摆设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现在那些值钱的东西都不见了﹐不值钱的瓷娃娃又出现了。我总算吃到了我当年常吃到的晚饭﹐也重新享受到约翰夫妇家中的温暖。
我离开的时候﹐约翰送我去火车站﹐他告诉我他还有一些钱﹐他的女儿不会要他的这些钱﹐等他和太太都去世了﹐他的钱就全部捐出去了。
我说我好佩服他﹐因为他已经捐出他的全部所有﹐他忽然一笑﹐告诉我他仍然有一样宝物﹐没有捐掉。我对此大为好奇﹐问他是什麽﹐他说他要卖一个关子﹐他用一张小纸写了下来﹐交给我﹐但叫我现在不要看﹐等火车开了以後再看﹐上面写的是他不会捐出去的宝物。
火车开了﹐我和站在月台上的约翰挥手再见﹐等我看不见他以後﹐打开了那张纸﹐纸上写的是「我的灵魂」。
我坐在火车里﹐不禁一直想着﹐有些人什麽都有﹐却失落了自己的灵魂。
(联合副刊 86/12/20)
夫妻关系的佛教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9666.html
以上是关于043瓷 娃 娃 李家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043瓷 娃 娃 李家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