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陀论自我批评与批评——洪汝诠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论自我批评与批评——洪汝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论自我批评与批评——洪汝诠
佛陀所阐扬的“四圣谛”,“八正道”侧重于自身证悟,自我批评,断除恶习的修行。所谓“自身证悟”,不是说有恒常的自身,有“我见,”“我执”,“我性”等等。而是用“我”这个世人习惯用的假名,去区别你,我,他。修行就是在你, 我,他的关系中去体会“四圣谛”,“八正道”。 所以佛陀说以下偈语:
“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
亦说言有我,及说有我所。”
“说我漏已尽,亦不着我所,
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说。”
不能够把使用“我”这个假名,与“我见”,“我执”,“我性”等等混为一谈;不能够一提我,你,他就视为“分别妄心。”明白此理,才能讨论佛,法,僧,才能讨论皈依,才能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否则谁皈依谁?谁批评谁?
中国佛教中有种说法,认为觉悟是自悟,皈依是皈依自身佛性等等。这些学说在原始佛学中没有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也找不到根据。
佛陀认为“觉悟”是因缘所生,非自生,非他生,并非无缘而生,所以是“缘觉”。何因,何缘而得觉悟?缘佛,缘法,缘僧而觉悟。缘圣戒而成就。佛,指阐说“四谛”,“八正道”,“因缘法”制定戒律的释迦牟尼;法,是指自然存在的事实以及如实表述自然存在事实的理论,也就是佛陀的理论;僧就是继承佛陀思想和事业的人。所以学佛应该皈依“三宝”。
何谓皈依?皈就是正信,依就是同修。正信佛,而不是迷信佛。正信法,就是行八正道。正信僧,就是依戒同修。依就依靠和互助。依靠和互助要以正信为前提。
佛陀将“佛,法,僧,戒”喻为修行的镜子,称为“法镜”,用来照出我们的愚昧恶习。皈依三宝,持戒修行就是以佛,法,僧为对照不断地自我批评。
《杂阿含经》卷三十。 第八五一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法镜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是修行的榜样,法是修行的根据,僧是修行的老师,戒是修行的途径。佛,法,僧,戒既是修行者观照自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6989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论自我批评与批评——洪汝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论自我批评与批评——洪汝诠;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