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木鱼-木鱼的来历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2-25 03:2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木鱼-木鱼的来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木鱼-木鱼的来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木鱼的来历


“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时候称它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是“鱼板”。
据《百丈清规注》和《佛教仪式须知》这两种典籍说:“相传:鱼类目不阖睛,昼夜常醒;所以

印度佛教比丘尼故事

佛门中,就用木料雕刻成鱼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以便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又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说:“五分比丘问佛:用什么木料做犍槌(“犍槌”亦作“犍椎”)?佛回答说:除了漆树,其他的木料只要能够响的,都可以用它去做。”
“木鱼”的雕制方法,是先把一块木料雕成木鱼的粗略形状(毛坯),然后把

佛教故事一首诗

内部挖空,再把外形刻出头尾和麟甲。外表涂上经漆,再用金、黑两色,点睛画麟。它的体积,比较小的口径只有两、三寸,比较大的口径有一尺甚至于两、三尺。
“木鱼”的形状,最初的一种是挺直的长鱼形,这种“木鱼”,通常都称它为“梆子”。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斋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圆形的“木鱼”,这种“木鱼”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时敲叩它,以便节制声调,并提醒心神。
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

佛教故事打胎

,后来更出现了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取自“鱼化成龙”,以表“转凡成圣”的意义。
大形的“木鱼”,放在桌垫上敲击。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
执持“木鱼”的姿式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之。
敲击“木鱼”的姿式是:左手拿鱼,右手拿椎。执鱼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拿住。执椎也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拿住。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好像合掌的样子。这叫做“合掌鱼子”。
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 (责任编辑:admin

佛教圣人的故事

)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0193.html

以上是关于木鱼-木鱼的来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木鱼-木鱼的来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166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