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多灵山的传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广西灵山-多灵山的传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多灵山的传说
多灵山的传说
韦然超
多灵山民间誉为“仙山”, 海拔799.6米,为宜州境内第二高峰,三峰如笔架, 是一座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名山,有许多娓娓动听的民间传说更为引人入胜。早在五十年代初,广西着名壮族作家萧甘牛因慕环山九十九泉穴之奇观,曾跋山涉水,釆访民间,撰有《九十九滴奶汁》一文,先发表在《民间文学》1956年2期,后转载于《金芦笙》刊物上。
为了发掘多灵山这一津津乐道的民间口头文学,宜州文艺工作者不辞劳顿,沿着萧甘牛的足迹,继续跋涉在采风路上。当他们从采访中收集到大量的创作素材之后,在保持原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成一篇篇带有神奇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小故事,为地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积演鞠躬尽力。这些民间传说的小故事不但体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关系,更体现佛门拔苦助乐的慈悲精神,这对止恶扬善,净化人生,促进人际间和睦相处,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他们都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他们的一生是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一生,是革命的老黄牛,而现在呢?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离开人间。为了缅怀他们为民间口头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谨选录经他们搜集整理出来的几篇关于多灵山民间传说的故事作品如下,以飨读者。
一、九十九眼泉水
在多灵山中,有许多眼泉水,不仅山下有,半山之上也有,传说有九十九眼之多。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半山之上也有清幽的潺潺流水,且常年不涸,这就有点奇了。是的,它确有段神奇的故事:
从前,在远古的时候,多灵山下住有一位善良的后生哥,他名字叫做韦有德,无田无地,家境贫寒,专以打工维生。虽然如此,但他却很乐意去助人,无论是照顾孤寡老人,还是服侍残疾病人,抑或是修桥铺路,他都积极去做,他所做过的好人好事,三天六夜也讲不完。
韦有德憨厚老实,乐于助人的品德,遐迩闻名,他不仅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而且还得到天上一位仙女的爱慕,这位仙女厌倦了天庭的单调生活,却羡慕人间的真情。一天,她降落在多灵山下,借口投靠亲友迷路为由,央求有德收留她,使之有个栖身之处。韦有德见她旁徨不安,而且又无亲无故,十分同情,于是收留了她,让她帮做家务,从此他俩相处得很好,后经邻居阿婶樶合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下一个胖娃娃,因为在多灵山下出生,遂取名叫韦多灵。谁知好景不长,好梦难圆,正当他俩沉浸在幸福日子的时候,突然来了天兵天将,把这位仙女缉拿上天问罪去了,这下可苦了刚出生不久的小多灵,由于无奶水吃,日夜总是哭个不停,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公鸡见了,觉得很是可怜,于是每天清晨,牠便昂首挺胸向天上啼叫:“多灵吃奶哟!多灵吃奶哟!”公鸡的声声啼叫,绞痛了仙女的心,悲愤欲绝,别无他法,只好捏下一百滴奶汁朝多灵哭喊处洒下,由于天高风大,奶汁飘飞,小多灵只得吃一滴,其余九十九滴便飘洒在多灵山的四周和上下。在奶汁滴落的地方,变成九十九眼泉水,潺潺流下四面八方,不仅提供人畜饮用,而且还灌溉了不少庄稼,所以每当获得粮食丰收时,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谈起九十九眼泉水来。
搜集整理:夏敏,离休于部,原宜山县文化局副局长。
丘发秀,原中共宜山县委党史办干部,已故。
原载:萧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110—111页。
转载:《宜苑》1983年11月 第71—72页,标题:《多灵山的故事》(二则)。
二、金鸡吐米
在多灵山的侧峰上,有块很像金鸡的奇石,只见它有头有尾,有嘴有脚,果然名不虚传,真的像只金鸡呵!传说这只金鸡还会吐出白米来呢!听老人家讲过,人们上山,只要有求于它,它就会吐出白米来,供上山的人吃;不过,它好像懂人性似的,人多就多吐,人少就少吐,它既能让上山的人吃饱,可又没有多余的给你带回家去。这只金鸡吐米的事是怎样传出来的呢?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一天,板兆村上有韦家三兄弟上山打柴,打了半天,眼看够挑回家了,他们喝过稀饭,看时间还早,老二提议上多灵山顶去玩,老大想了想,觉得时间不长,就说上侧峰算了吧,于是兄弟仨便兴致勃勃地登上多灵山侧峰去观光玩耍,举目张望,一片大自然景象,美不尽收。三人边走边看,这时,老大眼尖,开口说道:“哗!你们看,你们看,它真像只金鸡哟!”可能由于口渴肚饿的原因,老二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像有什么用,如果它能吐出白米来还差不多。”老三听了,就急不可待地说:“试试看!试试看!”于是随口就念遒:“金鸡!金鸡!我今三人肚饿无米煮,求你吐出白米来给我们吃。”说来也真灵,话音刚落,就看见白米沙沙地从鸡嘴流出来了,老三忙用衣服来接白米,老大老二也都高兴得欢跳起来,连忙架起石灶,把从家里带来的稀饭顶锅又煮起稀饭来了。这里山高路陡,又是个大热天,兄弟三人正汗流浃背,肚饿口渴,能得到稀饭来喝,真是太美了!吃过稀饭,力气也有了,于是高高兴兴地把柴火挑回家。回到村上,兄弟仨逢人就说起多灵山金鸡吐米的事来。
当板羊村有个外号叫覃老扒的财主佬得知金鸡吐米这个消息以后,他想这回又有横财捞了,表面上装着似信非信的样子,暗中却打起小算盘来。晚上,他喊他的儿子和媳妇一起来,讲了一阵子悄悄话后就各自分头睡觉去了。第二天大清早,他就带着他家里人,一人挑着一对大萝筐直奔多灵山上找金鸡要白米,走到金鸡旁,连歇都不歇一下,迫不及待地求金鸡吐出白米来,当时金鸡照样吐出白花花的大米来,老扒见了,笑着嘴角几乎裂到耳朵根,由于贪财心切,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又拿出工具来,叮叮当当地把鸡嘴凿大,妄想多得大米,可是鸡嘴一被凿烂,不仅不多出白米,相反连一颗米也吐不出来了。老扒见状,后悔莫及,接连讲了几句:“完了!完了!”不得已,只好耷拉着脑袋,一行人灰溜溜地回家了。
从此以后,当人们一提起金鸡吐米的事,无不唾骂这个贪得无厌的臭老扒!
搜集整理:夏敏 丘发秀
原载:箫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272—273页。
转载:《宜苑》1983年11月第71—72页,标题:《多灵山的故事》(二则)。
(附照片:金鸡吐米)
三、会升高的仙桃
很久以前,多灵山的山顶上有蔸仙桃树,传说它是三千年才开花结果一次,恰好有一年,这蔸仙桃树结满红艳艳,水嫩嫩的仙桃果,使人见了,垂涎三尺。正好仙桃成熟的时候,一个叫李凯的年轻后生仔,因平时好吃懒做,这时就打起了偷摘仙桃的主意来,他想入非非,如果仙桃到手,还可以胡吹一通,说什么吃一个可以长生不老,添一次可以百病消除,这样拿去卖,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第二天,他就挑对萝筐上多灵山去摘仙桃,当他走到山脚时,恰好碰上蓝老二上山烧香拜佛,心想,那不是个很好的脚夫吗!于是和蓝老二攀谈起来,并以兄弟相称,还把上山摘仙桃果的事讲给蓝老二听,请他帮挑桃果下山。蓝老二是个老实人,听了一时不好拒绝,只好答应帮忙,还接过李凯的萝筐挑上山去。
当他俩爬到山顶时,果然见到一蔸仙桃树上结满鲜艳的仙桃果,李凯尽咽口水,心中好不欢喜,恨不得把仙桃全部归已,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亲手去摘,眼看垂手可得,可就是还差一点;他忙叫蓝老二搬块石头来垫高,谁知桃树又升高了,还是差一点;他心里着了急,便叫蓝老二砍根长长的树枒来,还气呼呼地说,看你还高到哪里去!打,还是打不着,因为桃树又升高了,他只好眼瞪瞪地无可奈何!
这时恰好走来一个老和尚,笑眯眯地对李凯说:“看来你是因为心太贪了,所以没有缘分吃上仙桃。”转而对蓝老二说:“你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可以去摘一个来吃吧!”当蓝老二走到仙桃树旁,仙桃的树枝下垂到他的面前,蓝老二在一串红艳艳的仙桃中只摘下一只。李凯见了,就嬉皮笑脸地说:“二哥,你福气真大,你再去摘一个,这个就留给我吃吧!”说罢顺手将仙桃抢了过去。说来也怪,这只仙桃又嗖一声飞上树去了。李凯恼羞成怒,就拿出柴刀去砍仙桃树。谁知“叭”的一声巨响,仙桃树旁边裂开成一道深沟,李凯差点儿被摔下深沟,吓得他面如土色。蓝老二见状,赶忙去拉他一把 ,这才化险为夷!
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多灵山顶有蔸会升高的仙桃,作恶多端,心术不正的人,连近都不敢去近它,怕落下深沟受恶报。
搜集整理:丘发秀 夏敏
原载:萧丁三主编《民间故事集》第127—128页。
四、段红玉夜走竹枝山
北宋大将狄青南征时,曾到过葭萌关(今宜州市庆远镇),他的大儿子狄龙准备和关内女将段红玉结婚。段红玉是镇守葭萌关将领段洪的女儿,结婚的当天晚上,她听闻一个女仆讲她的父亲是被狄龙的弟弟狄虎杀死的,心情变得十分复杂起来:她记得起阿爸的亲容笑貌,她爱她的父亲,而现在呢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0315.html
以上是关于广西灵山-多灵山的传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广西灵山-多灵山的传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