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神僧释昙延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神僧释昙延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神僧释昙延的故事
神僧释昙延的故事
《续高僧传》卷八《隋京师延兴寺释昙延传》中记述:释昙延俗姓王氏,蒲州桑泉人。出自世家豪族,其先祖历任齐、周两朝官职。昙延在十六岁时,因游观寺院,听闻妙法师讲解《涅盘经》,想探悟经法要旨,因此舍弃俗服,出家学道,研讨佛法至深之理。昙延出言清越,厉然不群。弱冠〓之年便能讲经说法,其词辩优赡,弘裕方雅。每次演讲都说:佛性妙理,以涅盘宗为极,足以使人心旷神怡。昙延身形高达九尺五寸,双手过膝,目光外发,长有尺余。容貌举止,肃然和睦,慈目引人,气质博雅,可谓堂堂丈夫。
从《续高僧传》中,我们可知昙延生活在南北朝末至隋初开皇年间,是一位受到朝野敬仰、倾动京城的高僧,影响颇大,声誉显赫。他所翻译着述的佛教经典,雅俗共赏,文辞达义,受到世人的推崇。他讲经说法,连周太祖都亲身恭听。周太祖为他兴建云居寺。隋王朝建立后,推崇佛教,昙延的声誉更加高扬。隋文帝杨坚以他的名字建立延兴寺,并以他的名字把京城东西城门命名为延兴门和延平门。像这样被世人尊重、帝王钦敬的高僧,世上罕见。
昙延于隋代开皇八年(588年)八月十三日在延兴寺灭寂。隋文帝杨坚听后,哀感恸哭,下令满朝王公大臣前往吊唁,并罢朝三日,赠送丝绸五百疋,设千僧大斋会诵经超度。在终南山火化之地,设三千僧人的大斋会,进行火化礼葬。其仪礼隆重,规模宏大,世人少见。
有关昙延法师的神异事迹在《续高僧传》中记载众多。莫高窟壁画中选绘了昙延法师神异事迹的三个故事。依据画面内容,对照本传文字。摘录译写如下: (1)隐居百梯寺智胜薛居士
《续高僧传》中记述:昙延虽然阅读了大量深奥的佛教经典,然而惟恐理解肤浅,又到各地拜访名师,请教聆听《华严大论》〓、《十地地持佛性》〓、《宝性》〓等诸部经典,全都超过以前的导师,统知佛典津要,理解准确。此时,昙延自顾其影,感叹地说:“我与你沉沦日久,飘泊到何处才是归宿?现在可以选求一地,挟道潜形,精思圣典,求出要法。”于是昙延就隐居于南部太行山百梯寺,即是人们所叫的中朝山。当时,山中有一位薛居士,学识总括玄老儒学,各种经典圣籍都有阅览。听说昙延虽年少而知圣道,早已悟得佛理,学识出众,就来拜访昙延法师。薛居士见到昙延法师言笑无束,身材高大,在临别辞谢时,戏言出题,讲出四字:“方圆动静,怎么对解?请昙延法师,以礼相答。”昙延听后,应声而答:“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盘室。”
薛居士听后,十分惊异地赞叹说:“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人。希世贤圣,将来必是此人。”
莫高窟五代第108窟甬道顶部绘有此故事,画面榜题明确:“此是百梯山昙延法师隐处。”
(2)铨释涅盘经舍利显神光
《续高僧传》中记述:昙延法师隐居太行山百梯寺时,幽居静志,开始编着《涅盘经疏》,恐怕滞留在凡情之中,每次都在睡觉之前虔诚祀祷。有一夜间,梦见一人,穿着白衣,乘着白马,鬃尾拂地,对昙延讲授《涅盘经》要旨。昙延手执马鬃与白衣人交谈论道。昙延梦醒后,立即明白:此人必是马鸣大士。教我要对经义详审,执马鬃喻为知其宗旨,所言之事则可知矣。
昙延即动手编着《涅盘经疏》,便用偈语赞颂:“归命如来藏,不可思议法。”编着完毕后,惟恐不合正理。他就拿着《涅盘经》原本和《经疏》来到京都仁寿寺舍利塔,把《经》、《疏》陈列在舍利塔前,烧香礼敬,宣说誓言:“延以凡度,仰测圣心,铨释已毕,具如别卷,若是幽微深达,愿示明灵。如无所感,誓不传授!”
昙延法师的誓言刚完,涅盘经卷,齐放光明,通夜呈祥。僧俗大众,一齐称庆。塔中舍利也发出神光,三日三夜,闪耀不绝。上达天汉,下照山河。全国看到神光者,一起前来参拜礼敬。其光相所照之处,与妙法师所见一样,这是师资通感的缘故。
人们把此事上表朝中,周太祖听后,十分高兴,立即命请昙延法师讲解《涅盘经疏》,既感舍利呈现祥瑞,又能大弘佛法。
昙延法师编着的《涅盘经疏》详于世上所有经疏。当时世间的英德贤达一起议论说:用昙延法师的《经疏》同远公〓(慧远)所编着的《经疏》相比:远公的文句恰当,世上实属罕见,而标举宏纲,通镜长骛,则昙延法师超过远公所疏。
周太祖平素就崇拜佛法,喜欢听经,对昙延法师讲经,尤其钦敬。每次讲经,他都亲自事奉讲主,亲听昙延法师讲经的清悦之声。每当法会,远近僧俗大众,前往集会,其观听法会的人群,就如集市一样。
周太祖邀请昙延法师入朝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5/37104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神僧释昙延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神僧释昙延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90988.html。